前几天听一个网络公开课讲关于读书,其中的一个观点我很是信服,说:如果有一本书能够让你用一生去读,你应该感到很幸运,当你不同的年龄去读的时候你会发现收获和感受是不同的。当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就是三毛的作品。第一次读三毛的书还在上初中,一次地理课讲到撒哈拉沙漠时,地理老师说,三毛的书你们可以看看,她在撒哈拉沙漠生活了很多年,写了很多关于那里的风土人情。于是在当时的班级里掀起来一股三毛热,大家争相传阅三毛的作品,到最后传阅的那几本书已经破烂不堪。对于当时花季雨季的年龄来说,感觉三毛的生活太浪漫了,那简直就是学生时代未来的理想生活。她的文笔很朴实,没有太多晦涩难懂的词句,很容易理解。读来就如一个旅途中的人记录下自己的点点滴滴,然后娓娓道来。
时间如流沙,在不经意间改变着一切,一晃如今已是而立之年。前段时间,公司的图书馆购书,在征求购书书单时,我提了一个书单,其中就有三毛全套的作品,书很快购买了回来(在这里也感谢目前的公司,对员工很人性)。当我再一次看到三毛的书时,感觉好像又碰到了久违的朋友。重新看《撒哈拉的故事》时,才发现我现在的年龄与当时三毛写这本书的年龄相仿。很佩服三毛的勇气和潇洒,就为了心中那片土地,居然留学毕业后与男友后来成为丈夫的荷西踏上这片陌生甚至有些荒凉的土地,一生活就是好几年,直到她相爱的丈夫荷西的去世。在那里他们结婚,克服文化的不同与当地人交往。所见所闻及各种感悟如涓涓细流般从她的笔下流过,阅读这些文字如我们身临其境般面对撒哈拉的风沙与骄阳。而如今那个在当初梦想着沐浴撒哈拉骄阳的我,在与三毛同样的年龄里过着虽衣食无忧却再庸俗不过的生活,内心渴望的走遍世界的梦想被生活的现实紧紧的羁绊。还好有三毛的书可读,所以由衷感谢三毛,感谢她写下那些在异域流浪的文字。让我可以在不同的年龄里让她带着我远行,不断感受同一风景下不同岁月展现出的多样风采。她用笔记录下走过的足迹,我们在她的文字里踏上远行的脚步,走向远方。与她一起看大漠的风景,品尝旅途中的快乐与痛楚,去祭奠那种内心渴望说走就走一直在路上的生活。在书中有诗更有远方。
慢慢坚信没有什么可以如文字拥有那么强大的力量,可以越过时空呈现出当初述说者的灵魂。所以每一本书都是一个沉默不语的智者,等待着发现与理解她的人出现,只要你任何时候翻开扉页,她就会慢慢的向你道来它的过往经历,让你沉醉其中,融入其中,自己的经历感悟与书中的一切隔着时空相互交融。所以只要三毛的书在,她就一直存在着。只要仍然有人读她的书,她就永远的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