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自己在朋友圈发过一条信息,内容大概是这样子:失眠可能就是把自己掏空放上砧板,做一条没有思想的鱼,然后自己宰自己。昨天晚上我确实把自己掏的挺空,跟自己所谓理想、生活、工作通通进行了一次深入灵魂的面谈,想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样(打着我要更好的旗号去过碌碌无为的生活),没有新的血液注入,思想多过行动,事情往往不能坚持。
所以我失眠了。
在大城市会有很多选择的机会,这是我背离家乡的理由之一。今天我迷失了:选择多就好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NO,不断地选择会给自己内心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乱和困扰。
那么如何做选择?(前提是合理合法)
①:要了解内心的需求是什么,毕竟强迫自己去做不喜欢的事情并不简单。
②:要了解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劣势。这两点很重要,是决定未来发展的方向以及在选择后能释放多大的能量。
选择后应该怎么做?
①:勿忘初心,勿受干扰。
自己认为是有价值并且值得努力的方向,就一往直前,少听(负面)少说(大话)多做。
②:多学习,学会独处。
任何一个行业或人都会面临疲惫期、瓶颈期,努力做好当下应该做的事情,在闲暇之余也不要忘记给自己充电。把短板做长,把优点更优。
③:最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
只要肯用心,铁杵磨成针。长期用心做一件事,即便没成功,也不过是大器晚成。
最后谈谈我自己吧,一个从小地方走出来的孩子,从坚持梦想到对生活妥协,我做过很多次选择,最终都以不喜欢、失败告终,也许此刻我应该躲在某个角落里感知羞愧或者自责,但是我并不想那样做。我想把我的经历一点点分享给读者,谈一谈自己曾不顾一切撞的头破血流后的一些总结、反思。
我上了比较一般的大学,学新闻学,在学校痴迷文字,成天在图书馆鬼混,在各大论坛流浪,毕业前夕,为自己物色了自认为还不错的一家杂志社和文字网站,后因不甘心,又辗转江苏,从事金融,做了一名金融狗。
做金融狗两年多,我的梦想被搁置,一度的痴迷变成一度放任,行业自身的一些问题导致大多数人处于一个迷茫期,除了行业的问题,自身问题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隐患因素。
在去年到今年,从国家监管到公司合规,很多公司陆续出现问题,甚至倒闭。我毅然决然离开了这个行业,于是,下一站可以明朗起来:窗外,阳光照亮潮热的空气,音乐,在脚步声中悠扬地写下字句,时光 是游离在车水马龙间的一条鳟鱼。
所以我认为选择很重要,从某一程度上来说,选择大于努力,选择的结果决定努力的意义。为了不盲目努力,建议先做好选择哦!
如果喜欢我的文字,千万别吝啬你的赞和关注,这将是我努力的动力!
注:以上纯属个人的一些观点,如有其它补充,欢迎留言。
打卡第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