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德不如好色的大面积景观,深刻揭示了世人多为浮华所累的普遍事实。由此反证的事实是,对于真正经得起推敲且历久弥香的好东西,其创造者必定不会为当时的人们所理解和欣赏。比如唐代李贺艰涩唯美的诗,比如明代李贽貌似癫狂的文字,还比如眼含辛酸的曹雪芹,徘徊在红楼中所发出的深深叹息。
气血耗尽后的无疾而终是谓寿终正寝。这样说来,为追逐外物而虚耗的气血和精力,必定会为自身的健康埋下隐患与伏笔。日久天长下来,就会造成死于非命者居多的人间常态。不过,固守天道规律去生存和生活虽然不错,但一切都按规律出牌,这个世界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跌宕起伏和悲欢波澜。
一方面需要春耕秋收,一方面讲求十年磨剑,规则与迭变的联袂挤压之下,终于形成大千世界的缤纷多彩。从这个角度讲,仅仅想依靠历史来理解人类的生存过往,显然是力不从心的愚蠢之举。
渴望红烛翻罗帐者戒之在色,因其气血未定;色后思淫而意兴阑珊者,因男女之见尽绝而激情不再。等到万事具备再去做事当然稳妥,但如此下去,生命的质感与弹性就会因血色尽失而枯萎凋零,不信你看啊,即使是奔波在林立高楼间的现代人,拥有的还是一眼可以望穿的人生和明天,如果真是这样,不内卷,不躺平,聪明的,请你告诉我,又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