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人民日报的公众号突然发了“姚主席”的称呼,吓了一跳!
好奇心驱使,点开一看,原来是姚明被选为了篮协主席,一下子就脑补了他那张被用了N多遍的囧表情。
大姚被寄予了厚厚的期待。
其实,对篮球真的不是很懂。早在很小的时候,看黑白电视机,有一部反映篮球运动员及教练的电影,具体名字我都忘了,但知道那位教练是牛犇扮演的,因为当时他的身高与他的队员的差距,实在印象深刻,还有他那张颇具喜剧情节的脸;剧情应该很让我感动,不然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不会还记得,大致是反映当时,我们中国培养一个篮球运动员有多不容易,做一名篮球伯乐有多辛酸。
打篮球的应该都得个子挺高才行吧,所以记得剧中牛犇演的教练发现一颗好苗子,穷追不舍,惹了不少笑话。不过,笑归笑,有篮球情结的心酸,大概只有喜欢它的人才能理解。
那时候的人,思想都很单纯,热爱一项事业,真的能讲无私的奉献。对于集体运动项目,更是有爱国主义、集体荣誉意识,那种感觉,如今的很多人,可能都无法体会。
不知道当时的自己,有多么的热血,恨不能让自己变成身高二米二的男生,去跟着老教练为荣誉而献身。呵呵,如今,见着人多的地方就躲的自己,若说还有什么集体荣誉感强烈,怕真要被人拍砖。但当初看完电影,确确实实为咱们国家的篮球事业感到了一丝丝无奈与悲哀。
马哲哲主义理论者们,总是这样分析:事物的发展运动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它总得经历点儿什么,然后,再搞个螺旋式的曲折前进上升,那么得到好结果,也是极有可能的,极具期待感的。
大姚成为篮球明星之前,好像大概没有太多人,关注咱们国内的篮球。当然,像咱这样孤陋寡闻的乡下仔更是不会太留意这项运动。
大学时期,有位伙伴儿特爱篮球,不,应该说是特爱篮球动漫。那年开始流行了类似成人动漫的东西,不再是什么奥特曼、忍者龟了,跟在她后面认识了流川枫、樱木花道,还知道了篮球联赛。
这些比赛机制,才稍稍在脑子里留下点儿印象,才知道除了鞋有乔丹牌子,原来他这人真的跟李宁一样,是个运动员,他来自叫NBA的地方。
后来的后来,知道了许多篮球运动员的幕后故事,也逐渐加深了对这项运动的理解。
大姚成为篮球运动员应该是他的天赋条件,但他能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篮球运动员,应该是他的努力。运动讲究天赋,更讲究付出。很多神话般的运动员的故事,说出来的不变主线,都是他们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所以,他们应该获得人们尊敬的掌声、鲜花与祝福。
运动与文化分不开,运动与人文也分不开,我们理解的运动,不仅强身健体,更肩负一种凝聚的动力。
如果明星运动员们,再有那么那么多一点点爱国情结,那整个剧情就会向着令人热血沸腾的方向转播了,下一个郎平一样的民族大姚,也许更会走上蔡振华的管理者之路。
无论怎样,许多人期待大姚,用改革的理念带领篮球运动,迎接一个新的时代。当然,这其中的螺旋式波动,希望能少一点再少一点,让大姚脸上的囧囧跑远点,再远点。
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