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在桥中体验了一次他们公益的工作坊,主题是用设计思维激活创新活力。在工作坊中,每个人首先是戴上了眼罩,然后引导进入一个空的房间找个位置坐下来。引导师首先请大家在2分钟时间里面按照生日的月份、日期顺序进行位置的重新调整。然后大家每个人拿到一块小积木,一个小组需要通过3轮的讨论最终将这些积木交给一个人搭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换了3轮组织讨论的人。
游戏的环节结束后,我们进行一轮非常有趣的分享和总结。首先是关于蒙上眼睛带来的不安感,然后跟大家一起来探讨这个不安感。当所有的人都蒙上眼睛的时候,所有人都是不安的。但是每个人的不安程度以及应对的方式有所不同。有的人是会停顿很长时间不敢向前,直到感觉到周围的人都已经坐下来了,觉得不去找个位置可能就没有位置了。有的人则在指令发出的那一刻就“手脚并用”(用手和脚同时来探索前面的未知世界)的向前出发寻找位置。还有的人则会先跟着人群走,待边上的人都坐下来的时候,这个时候自己走在正确的地方,但是却已经没有了位置。
每个人蒙眼睛做任务时候的这种不安的感受和一个组织寻求创新突破时候的感受特别像。相比于那些可以预期的业务模式相比,创新本身具有更多的不确定因素,无法预期结果,风险指数很高。有趣的是相同的风险,从不同的人的角度就会生发出不同的行动。真的需要的并不是消灭风险,而是调整角度,确立行动。有趣的是,那些处于组织高层的人,似乎体验会更加的深刻,可能是危机感,也可能是机会带来的兴奋感。处于组织的中层的,通常安全的选择是追随,或者稍有超前。每个人的目标都是在黑暗中占领一个位置,但是追随者往往很容易忘记,最终失去了位置;最先行动的总是选择更多;稍有超前的相对安全系数更高。当我们在进行创新的时候,不同的角色处于创新链条的不同位置,对应需要的能力和策略有所不同。
如果并不是在讲组织,而是一场黑暗中的约会这种更加生活化的场景,大家会不安什么呢?首先是关于要不要进入这个房子?进这个房子给我带来什么好处?进这个房子会比不进这个房子更好吗?在房子里哪里才会是我最满意的位置?我的身边有谁?我占领多大的空间?我的需要和谁建立关系?我会被群体接纳吗?似乎生活中的这些“创新”的改变,也需要很多的勇气、策略和目标感。
对于在黑暗中占领位置这件事情,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