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之前没有玩过快手,但是他却很火,想知道快手为什么能火起来,它的创始人包括初创团队究竟是怎样的初衷和坚持才打造出来这款产品。所以听课后大致总结了一下。
1.战略杠杆模型
这个之前稍有接触的概念,比中欧的那位老师讲得更清晰了。从供给,需求,连接等产业环节的要素变化,他们独具慧眼,他们有效的捕捉到了UGC行业的下沉市场。
2.快手的市场可行性
目前UGC主流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大众点评等都忽略了下沉市场。他们的大部分产品的服务对象都是一二线城市的蓝领以上人士。
那么对于移动互联网风靡的今天来说,被UGC集体遗忘的下沉市场有哪些优势呢?
1)用户规模大,可支配时间长
庞大的手机网民中,初中一下学历人士占40%多;下沉市场网民可支配的时间比一二线城市的人长;超七成用户有手机依赖症,有未填满的需求。
2)低学历用户偏好短视频
在手机娱乐方式中,低学历人群偏好短视频和段子,超过综艺和游戏;短视频消费方面,大部分低学历人群偏好幽默搞笑内容;百分之六十多的低学历人群愿意消耗流量看短视频。
3)短视频用户偏爱现场感,并愿意参与创作
网民原始创作内容的接受程度超过传统创作;资讯短视频更侧重现场;用户希望在阅读和评论外成为创作者。
所以是下沉市场人群的内容消费和内容表达需求造就了快手的机遇。
3.UGC行业集体眼盲的原因
为什么就快手独具慧眼,获取到了这片待开发的疆土,而火热的已经存在的UGC却集体忽视。大概三个原因:
1)思维惯性
默认从明星,意见领袖,90后启动内容产品的热性互联网思维延续至今。
2)内容门槛
编辑的审美情趣决定了内容门槛就高不就低,内容定位大多是要洋气,新颖,高大上,真正接地气,适合下沉市场的为零,而造就了一个个小众市场。
3)审美鸿沟
客观一直存在的审美鸿沟。相信大多数人都觉得快手有点low。但是鲜有人会清楚意识到审美鸿沟会遮蔽对未知世界的认知。
也因为这些,快手才开辟了一个被行业集体忽略的新市场,得到了自己独有的流量。
当然抖音的崛起差不多,他们像一对兄弟,人们常说南抖音北快手,也是属于这个商业模式。只不过具体的流量和推优算法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