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没有看书,听了沈拓关于《战略杠杆撬动以及短视频社群》的分享,从根源上了解了短视频爆发的原因,并了解到快手的成长历程,及为什么能在一种短视频领域里一直遥遥领先。
首先是短视频能爆发式发展的原因:
01、偏好用户人群基数大:下沉市场(低学历手机用户)
02、短视频用户偏爱现场感,并愿意参与创作
03、移动网络等基础设施提速,促进短视频需求井喷
其次是快手与其他短视频软件的对比
快手(是增长最快的移动互联网公司之一):
01、聚焦下沉市场用户(规模大,可支配时间长):最普通的用户、每个用户,而下沉市场人群有丰富的未被满足的内容消费与内容表达需求
02、明确战略支点:普通人记录和表达的普惠社区
其他短视频软件(UGC行业)
01、集体忽视下沉市场这一目标用户群
02、忽视原因
A、思维惯性:默认明星等启动内容产品
B、内容门槛:编辑本身的审美情趣造就一个个小众市场
C、审美鸿沟:普遍认为快手用户low,但快手开辟了一个被行业集体忽略的新市场(寻找到了细分领域)
最后快手从工具型软件转型为社区型App
01、突破创业初期的破局点
A、改善用户体验:根据用户喜好帮助用户快速制作所需产品(GIF动图)
B、借助生态红利:链接大众社交平台,用户分享与传播激增(同时期新浪微博快速发展,迅速链接)
C、产品高效迭代:时刻关注客户体验感,短期快速多频迭代产品
02、转型进入短视频社区
A、创始团队的背景和优势能力,决定了快手的战略走向(技术+思维)
B、明确战略方向(找准定位):鼓励用户分享自己的真实生活
03、快速迭代产品:持续优化用户体验
04、用足社交红利:从新浪微博到微信朋友圈、qq分享,始终与大众媒体保持深度黏度
05、通过算法达成普惠价值观:基于推荐算法用人工智能分发内容
A、流量分配:避免贫富差距过大,进行平衡性流量分配
B、露出热度:择优去劣、择新去旧,保证露出新品
C、社群网络结构:强化小社群,最终形成去中心化网络(用技术手段实现反脆弱的网络社群结构)
快手成功的几点总结
01、捕捉红利,高速增长
02、面对竞争,探寻出路
03、快速启动,及时转型
昨天的文,一会转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