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第三章写教后记阅读笔记

      2025.06.28,星期六,阅读《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第三章写教后记:下节课我能教得更好;怎样写好教后记?

      1. 教后记的核心价值

      教后记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显微镜”,通过记录课堂细节,帮助教师从经验型转向反思型。其核心目标是“让下一节课更好”,而非简单流水账。 

    2. 教后记的三大聚焦点

      成功之处:记录激发学生思维的教学设计(如巧妙的提问、有效的活动)。 

      不足之处:分析目标未达成的原因(如学生困惑、时间分配不合理)。 

      意外生成:捕捉师生互动中迸发的灵感或学生提出的有价值问题。 

    3.有效反思的四个层次

      现象描述(如“学生沉默”)→ 原因分析(如“问题超出认知水平”)→ 理论联系(如“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 改进方案(如“降低问题梯度”)。 

    4. 记录方法的关键技巧

      及时性:课后10分钟内记录,避免遗忘细节。 

      数据化:用具体数据(如举手率、作业正确率)代替模糊评价。 

      持续性:通过长期对比,发现教学模式的改进空间。 

      教后记不是负担,而是教师最真实的“成长日记”。本书让我明白,优秀的教学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持续反思“长”出来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