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1天之旅的第8天。但是我在补昨天的作业。
晚上下班打着伞淋着雨回到家,7点半左右给家里打了个电话,家里下雪了,但是听到他们在耳边叽叽喳喳,心里很暖。8点到9点听了考DISC测试顾问证书之前郭强总辅的课程,准备明天的考试。9点到10点听了今天第一天的翻转课堂,感觉还不错,也学习了翻转课堂的一些玩法和套路。但是今天总的来说,还是做作业回顾。前面我做课程回顾,后面放我们面授之前的不二老师的课件。
不二老师是和我在的公司都是做教育信息化装备电子产品的。所以很荣幸认识他,应该说这次的DISC学习,从他而出发,听了F73的之前的课程分享,然后报名参加了F75,正好本着我之前有过想参加学习的想法。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我是这次的新生学委,也很高兴,这是我接触DISC以来第一次做学委,并且从不二老师的翻转课堂,不管从整个课堂的学委烘托氛围,到课程的呈现,以及本次翻转课堂的内容报告解读方面都学习了很多。
所以说很巧,很深很深的机缘,让我和席忠华老师的相聚慢慢的一起往前走。 从11.26开始和席忠华老师的链接到现在,一直没停,席忠华老师是一个很优秀的家庭教育以及培训师培训的老师,很荣幸认识你,席老师,真好。
接下来做整体的复习和复盘。
报告解读的原则:DISC只是当前状态下的一种行为风格的测试结果,环境发生变化,行为风格是会发生变化的。所以说我们要能贴标签,也要能撕名牌。
解读报告的逻辑,报告必须本人填写,我们做测评的时候有引导视频,可以提示客户看视频引导。所以我们拿到报告的时候要判断报告有效性。
从问卷了解到,大家对报告解读的重视。
新版报告是可以根据需要的内容进行勾选。分五个部分。
封面判断真伪。姓名、小圆圈、三角形(表示短句式)
出现6个黑点,建议重测。
DISC每个人都具备,只是不同情况显示的不同。从客观发展,动态中立角度看待。
通过不同分区,因子数值越大,特质表现越明显。
三表一致:内在与总结对比,外在与总结对比。三表总体可以趋于一致。通常说的表里如一的状态。
三表都是不一样,初到新环境,效能低。
状态没有谁一定好。看什么样的环境。
系列表中的转换表是根据内在分析表和外在分析表而来的,根据工作状态下与自然状态下的转换状况。例如,D值上升,比如升职加薪,使命召唤,可以对比漫威:突然要拯救世界。D值下降。可能需要他们顺从,或者更温柔,可能是因为新到新环境,或者太安逸,不会持续太久。D值上升或者下降持续时间都比较短。I值上升,可能需要处理人际关系,I降低可能需要融入规范,需要思考。S上升,可能是因为培养团队,需要体贴,S下降,可能是工作变化,S转变很持久。C上升,对细节要求更高,需要提高工作品质,下降,需要显示独立,提高自信心,改善人际关系。
不能先做判断,比如:你是不是要跳槽啊,你这样不行。可以多询问。
放下评判,客观中立解读。
作风卡是根据总结表计算出来的,直观的看出测评人的作风。举例:高D值的人,作风卡会独断。
特性总结表:报告解读的16个特性因子,4个区域。分为:永久特性,暂时特性,潜在特性,非显性特性。特性因子是报告呈现的。
D高I低时:效率。
一个人应变能力的大小:调试力。一个人的舒适圈的大小。S越高,越不喜欢变化,能接受的变化范围大,应变能力小。S越小,应变能力越好。压力没有调整好,可能会变成情绪。
因为调试力是20%,所以内在S是80%。I和S数值高于调试,需要调试排解压力。
14种常见的特性表。
报告解读用于正途。用的比较多的:招聘新人,人才评估,团队建立。
“当你有一天读了50份到100份报告时,你可能就跨入了DISC报告的大门。”
整体从音频到课件再次的学习,再一次的知识迭代。感谢今天超级有耐力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