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朋友刚刚创业,卖家乡土特产,经常会在朋友圈里,发一些产品信息,希望通过朋友圈帮他宣传下。一开始他就表明了态度,这个事是自己的事,刚起步,需要支持。
结果他发现,在他看来能称为朋友的人,竟然少有人帮他转发,反而是一些只有一面之交,或者是其他往来的人,帮他转发了很多广告信息,还主动下单支持。
他想不明白,自己怎么就混到了这个地步?
自认为并不是个狭隘的人,朋友圈里经常帮别人转发广告,帮投票,帮点赞,甚至经常帮衬朋友们的生意,卖咸菜的,卖婴儿用品的,卖化妆品的,卖水果的……他都买过,可轮到自己,帮衬者寥寥。
我问他:你为什么不一对一的单独发信息给你的朋友,让他们捧场呢?
他说:我就想看看,举手之劳的事,到底谁肯谁能帮我!
有时,我们特容易理所当然的去考虑一件事,以为我把你当成朋友,你就应该在我需要的时候,出手相助,两肋插刀;我把你当成朋友,你就应该雪中送炭,锦上添花。即便我有求与你,我也不会找你,作为我的朋友,你就应该能看到我的需要,更能够主动来帮我。
哪来的大道理?
不管我们什么关系,帮与不帮都是一个人的自由。本来就是个积极乐于帮助别人的人,你不说不做,人家也会帮你;本来就是我行我素,其他一切均与我无关的人,等也是白等。
又或者,当你需要别人帮助时,恰好天空下着大雨,他又没带伞,心情沮丧,根本就没顾上看朋友圈,当他换了身干净的衣服,坐下来喝咖啡,刷朋友圈时,你的信息已经被淹没。
也许,她一整天都在忙着工作,下班还要忙家务和孩子,几天都没空看一眼手机,即便看了你的信息,心情沮丧,什么都不想干,此时怎么会帮你,哪怕举手之劳。
也许,他觉得你发的信息,对她来说没什么需要,周边的朋友也不会感兴趣,一番判断后,决定自己不介入,也就不会帮你。
也许,他发现你们共同的朋友,或者他认为和你最好的朋友都没有转发,他也不会转发,没人示范,他也不愿意为别人做这个示范。
也许,他并不喜欢你,尽管你认为他是你的朋友,他在心里却把你看做匆匆过客,根本就没当你一回事,不喜欢你这个人,跟着一起不喜欢你做的事。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他在朋友圈里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他不想因为帮你发了广告,拉低了朋友圈的档次。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来很简单,是我们太过于自以为是,把它想得复杂了,尤其把朋友关系想复杂了。
一路走来,我们交了很多朋友,有的利我,爱我,有的损我,害我;有的嫉妒我,贬低我,踩踏我;有的赞扬我,鼓励我,安慰我,帮助我。
不管哪一种朋友,到头来,我们的身边还剩下几个敢于寒夜让你陪伴的朋友?又有谁值得你半夜起床为他煲粥煮茶?
朋友虽多,但能真正能走进你的世界的却寥寥无几,能真正理解你的人又有几个?
能时刻关注你,解读你,为你谋的人又有谁?除了咱妈、咱兄弟姐妹、咱老公、妻子,还有谁?亲儿子亲女儿也未必能如此掏心掏肺的关注着你。
所以我劝朋友,想让人帮忙,赶紧放下这张臭脸,换上一副谦逊恭敬的模样,好生恳请,比你独自生气感叹朋友们不厚道,来得更实惠更畅快些。
无论何时,我们都要记着:朋友就是朋友。
贾平凹在《自在独行》里说:交朋友要多多益善,因为孤独的灵魂在空荡的天空中游弋,但人之所以是人,有灵魂同时有身躯的皮囊,要生活就不能没有朋友,因为出了门,门外的路泥泞,树丛和墙根又有狗吠。
但朋友也是春天的花,冬天就没了……
朋友没了可以再交新的,但血脉想承的亲人,没了就再也没有可以替代的了。
两年前,一个亲戚问我借钱,借钱的目的是买老家另外一个县城的房子,所有的亲戚都不看好她的选择,我听了也不认同她的想法:人生地不熟,50岁老两口,听了女儿的话,远离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非要跑到女儿所在的县城购买房产。
恰好,我正在看房考虑置换大一些的,加上根本就不赞同她搭上大辈子的积蓄,还要背上外债,去一个更寒冷更偏僻的地方置业,所以当亲戚问我借钱的时候,我表达了我的意思,结果亲戚直接说:你太瞧不起人了,我又不是不还你!
然后使劲挂断了我的电话。自此,再也没有联系过,去年听说她又回到了原来租住的县城,不适应那边的生活,而借钱买的那套房子,装修好了,一直闲置在那里,无法出手。
就因为在她需要的时候,我没有帮她,至亲也变得疏远起来。
我也成了亲戚逢人便说的:最小气,最不近人情,最没良心的人。
甄嬛娘娘说:别人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
有些人却偏要把找别人帮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一旦被拒绝,就好像受到了莫大的伤害,摆出一副受害者的面孔,各种叨逼叨。
各种各样的原因,看着一段段关系终结,越发觉得自己活成了孤独侠。也就更懒得与各种关系周旋,年龄渐长,似乎越喜欢独来独往,更喜欢点头之交,更享受一个人终将走向孤独的孤独感。
虽然,我们从小到老一直害怕被这个世界遗失,更害怕被周围的人冷落。
我们在独处和群居里,一直企图通过各种方式寻找平衡,也在新朋旧友里,得到或者失去。
人生如此:有的走,有的来,犹如四季花开花谢,花谢花又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