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608,尽心章13-1-3-2》

《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608,尽心章13-1-3-2》

【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今天是戊戌年乙卯月己酉日,二月二,龙抬头,2018年3月18日星期日。

"夭寿不贰",意思是说,短命或者长寿都不能使他疑惑。不贰即不疑,不疑即决断,决断即不犹豫,说明这世上有比生命的短长这么大的决定还要更重要的决定。那么,第一个问题就来了:何事值得一个人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呢?

"修身以俟之",这是什么状态呢?

完全彻底的安心的状态。

《心经》上说:"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则是,行不由径做人,直道事天、事人、事业,而利害付之不闻;用舍行藏做事,绝不枉道求利、求荣、求名,而祸福听其自至。

一个人,能做到始终一心的坚守和信仰吗?为什么能做到呢?《中庸》说:"天命之谓性"。天之所命之中,不仅仅是这一团血肉之躯而已,人之为人更重要的是"参天地之化育"。人立天地之间,与天地为三而独立。这是人。

人活着为什么?有人说,多吃多占多要,老婆孩子热炕头。这是猪生、狗生,禽生、兽生。不是人生。这么说的依据是什么?格物老师类比精妙,他说,猪狗的脊梁结构使得它们只能低头吃饭,只能低着头,盯着眼前的那一点儿。人则端着吃,且能仰望天空。

仰望天空的能力为什么重要?它给予了人一个机会,使人有机会认识到全体。

认识到全体为什么重要?因为就个体而言,似乎充满竞争,就全体而言却充满和谐。认识到全体的和谐,需要高明,而一旦认识到全体的和谐性,就能理解为全体谋福祉是作为人才有的资格,我们称之为人的使命,这是人的天命。

今天的中国人,很少有人理解曾子说的话了:"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士农工商,士就是读书人,士为何如此尊且贵呢?因为真正的读书人能够认识到全体的和谐性。如果读书读不到这个境界,曾国藩称之为"牧猪奴",为了吃饭而读书和为了吃得好而读书,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牧猪奴"。没出息。

真正的读书人能做到"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从而登堂入室,升入立命的境界。

何谓立命的境界呢?夭寿不贰,把生死看得这样透彻和洒脱;修身的功夫,日日不断,持守得这样坚定。天人合一。把天所赋予我的,浑然全备,没有一丝一毫的戕贼;挺然树立,没有一星半点的失坠。如果很幸运地获得长寿,那就自作元命,寿终正寝,无疾而终。如果不幸半路夭折,也能顺受天命,而没齿无憾,这是立命的境界。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

张居正先生讲解说,如果说圣人做不到的话,至少要学至立命的境界。只有到了立命的境界,智慧才能真正打开,仁义才能真正体会,而知天事天,宇宙人生的奥妙,才能获得巅峰体认。

左宗棠劝胡雪岩要读圣贤书,胡雪岩表面应下,实际上没听,弄了九个姨太享受首富生活,结果,骄肆招祸,被李鸿章收拾了,先于斩首旨意送达前夜死去,悄然掩埋。富贵没过一世,算个啥成功呢?低端没品的暴富张狂而已。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孟子>》张居正著

《资治通鉴直解》张居正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孟子正义》焦循著

《孟子与尽心篇》南怀瑾讲述

《张汝伦老师诸书》张汝伦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