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三月,除了春花烂漫、满眼纸鸢,还有堆积成山的简历和一张张朝气蓬勃的年轻面孔。公司一年一次的管理培训生招聘筛选入职,翻阅他们的简历,我被这样一个事实惊呆了,这一届的毕业生已经比我小了整整一轮。所谓的十二生肖轮流一次,所谓的年轮一直向前,原来就是这样的。为此我暗暗伤神了一整天,因为80后这个标签越来越少地被提及,直至其成为过去被尘封,被90后所取代。
不过,今晨看到一则新闻,联合国认定92后已经是中年人,我才刹那间意识到,原来,他们也已经25岁了。想想觉得很有趣,香港回归时,这群小家伙还是学龄前儿童,新世纪跨年时他们也不过是刚带上红领巾的小学生。转眼间,他们已经离开校园,走向社会,行进在生命前仆后继的路上,开始忙着买房娶妻生子,开始忙着像模像样地张罗自己的小日子。
90后,明显的互联网标签
有人说,90后的性格是互联网性格。他们更擅长分享、社交和理财,在我看来,不仅如此,90后更懂得实现自我价值,他们更清楚自己要什么,怎样去得到。或许是这个信息互联的时代,让他们能够更早更便捷地接触和获取咨询,然后做出判断和选择。且不说原生家庭的经济状况怎样,和80后相比,90后在择业、买房、婚姻等的选择上目标导向更明确。公司去年入职的几个毕业生,今年就有好几个购置了房产,有的在天津,有的在家乡;在职业和定居城市的选择上,也更果敢坚决,一个学业优秀长相也很清秀的女孩,去年在公司实习,因她本意想去集团的上海分部,由于公司人员配置满额无法实现,她当机立断拒绝了公司的offer,先是去北京熟悉了行业算是入门交学费吧,今年年初毅然决然去了上海,找到了心宜并且薪水不错的工作。
想想当年我们的经历,身边很多人在职场打拼了几年,而后发现行业或是城市的水土不服,于是无奈之下改行或打道回府。祖辈、父辈摸着石头过河、逆来顺受的传统观念在80后的身上体现的更为深刻一些,但在90后身上这种印记越来越少。父亲一位同事的女儿,研究生毕业后为了爱情、为了能留在父母身边,无论如何也要回到家乡,专攻教师资格考试两年终于如愿,然后结婚过上了她喜欢的惬意日子。
生活在别处是一种宿命
其实,她是幸运的。有多少90后,依然难逃生活在别处的宿命。北上广深一路攀升的房价,连天津这样的城市动辄几万一平的天文数字,这样的购房压力让多少个家庭彻夜难眠,辗转反侧。但是,很多人还是会举全家之力去换取一个人在一座城的安居乐业。许多在外打拼的人,和我聊到这些年的经历,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触,在生活的城市,即使有着一份稳定的收入,有了属于自己的住所,还是始终和生活的地方有着隔离,无法真正融入。
教育、就业让人口有了前所未有的流动与迁徙,然而速食的时代始终难以改变人们血液里的东西。饮食习惯、环境水土、乡音亲情、文化差异、甚至脚下的路和跨过的桥,一方面是无法割舍,一方面是缓慢地融入。与生俱来也好,潜移默化也罢,让很多人觉得自己属于那座城的只有现在,于是这些人有了这样的称谓,新北京人、新上海人、新天津人。或许这些人的下一代,才能真正和一个城市融为一体吧。
中年危机是否真的提前到来
联合国对于青年的定义为15~24岁,这意味着25岁之后已经开始步入中年。这些年社会生活的压力,“中年危机”时常被人们提及。在我们的父辈身上,中年似乎更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生命状态,到了那个年龄,承担来自家庭和社会的责任也是顺其自然的事。人到中年,身体状况开始走下坡路,学习和拼搏的能力不如从前,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负担需要承担,这本来就是生命不可回避也必须要经历的状态与阶段。但到了80后、90后的身上,中年危机因社会因素显得那么岌岌可危、让人望而却步。
当人们发现92后已开始步入中年,便也开始不由自主地担心中年危机也会随之而来。生活成本与竞争压力,阶层壁垒与上升通道,当这些话题被人们热议,当财富与成功吸引更多的目光,让人们热衷于找寻可以复制的途径,那么,现实的落差带来身心的巨大冲击也就不足为怪了。这样看来,是人自己给生命的自然状态套上了无法逾越的枷锁。年龄和学历不是人生的万精油,终身学习,作为个体不断地成长进步,提升学习力和幸福力,或许才能让我们在这个极易焦虑的时代离平和、圆满更近一些。
人到中年,要学会告别一个鸡蛋的洒脱,学会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学会抵御风险和意外。人到中年,有点像植物一样要大战一大波来袭的僵尸,去平衡角色、去攻破难题、去解决危机。尊重生命的状态,做每个阶段该做的事,相信,焦虑自然迎刃而解,危机也自然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