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一个片场的视频曝出,拍戏过程中,需要重来一条,工作人员喊321的时候,翟天临突然回头大吼“不用你喊,我自己来”。
网友评论称无论之前发生了什么,也不该对一个只是做自己分内工作的场记发脾气。
大可以好好说一句,没必要这样吼。
本琼森说,语言最能了解一个人,只要你说话,我就能了解你。
一个人的说话是了解一个人修养的重要途径,音量更是最直接的途径。
2
朋友一天发了一个动态,说的是她在图书馆的所见所闻,“喂,我在图书馆呢,你说”。然后就开始拉起家常。
朋友心想:“你也知道你是在图书馆呢。”
音量是否过大,并没有绝对的标准,还要看不同的场合。
室友都在休息,你在大声说电话或游戏语音;火车上、飞机上,到了休息时间,你还在大声说话,看视频放外音;类似的都是很没有修养的行为,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素质。
莫言曾在书中提到过自己的小学时代的一件小事,有天中午进教室进的早,其他同学都还在午休,他便脱下鞋子光脚走进去,老师发现后问他为什么要脱鞋进去,他说怕吵到同学。
于是他的老师通过这一件小事,认定他的品质是没有问题的,帮他说话,让大家对他的为人有了改观。
你的声音,不仅仅包括你说话的声音,你发出的一切声音,都诉说着你是怎么样的一个人,把真实的你显露无遗。
3
不久前,有个关于诅咒的新闻,河南一高校自习室走廊贴上了一张诅咒纸条,大意是诅咒那些午休时间在走廊背书的人考不上研之类的。
有人说,贴这个不应该,也有人说,午休时间背书,活该被人诅咒。
你背书完全可以小声背书,或者非午休时间背书,或者走到不影响别人的地方背书,你一个人背书,让旁边教室的几十人甚至上百人都没办法好好休息,好好备考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别人的诅咒让你心情不好,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你背书,又让别人好过了吗。
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位置去看待事情,其实一切矛盾都可以解决。
为他人着想,换位思考,也是优秀道德品质的基础,反映出的,是一个人对于他人的理解与尊重,温暖与关怀。
你的声音,包含着热度,适当的声音,会给别人带去热量,温暖人心,别人也会回以温暖;不适当的声音,则会给别人带去寒冷,也会让别人回以寒冷。
4
你的声音,不仅仅是自己发出的声音,还包括由于自己的直接或间接原因造成的声音。
有对夫妻,在房子准备装修的时候,为邻居送上了一小袋糖果,并致歉,近期会装修,如果有什么打扰请谅解,也会尽量不影响到邻居。
飞机上一位女子带着一个小孩,就座后,女子向周围人致歉说孩子可能会有哭闹的时候,为了不影响大家的旅途心情,还送上了隔音耳塞。
对此,网友纷纷点赞,称其为中国好邻居、中国好邻座。
装修的声音、小孩哭闹的声音,谁都避免不了,但是,事先致歉并送上小礼物,就会让人觉得很舒服,礼物虽小,但其包含的修养却极高。
你的说话,你的声音,你引发的声音,一切声音都在反映着你个人的内心,周围人都可以根据你的声音,如罪犯侧写师一般,侧写出你的人品、你的道德素养。
克雷洛夫说:伟人只在事业上惊天动地,他时常不声不响地深思熟虑。
声音大,并不会让你高人一等,声音小,也并不会让你矮人半截,适当的场合适当的声音,才能真正让你的形象高人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