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非凡意义,他的思想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流传至今。
一、正名思想
上文谈到,孔子所处时代,为各种制度崩坏的时代,以为“天下无道”,故常怀想“天下有道”之时。
孔子认为,政治社会上各阶级的破坏皆自上始。“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则十世之后,必降而“自大夫出”。“自大夫出”,则五世之后,必“陪臣执国命”……阶级制度自上而下崩坏。
故孔子欲“拨乱世而反之正”,使天子仍为天子,诸侯仍为诸侯,大夫仍为大夫,陪臣仍为陪臣,庶人仍为庶人。
由此可见,孔子之正名主义,是欲以正名来救当时之乱象,也可看出,儒家思想本就不是主张平等之思想。
二、“仁”
孔子推崇之“仁”,并非简单之爱人。孔子讲“礼”,非常注重礼之本质。
冯友兰先生在书中这样写道:不仁之人,无真性情,虽行礼乐之文,适足增其虚伪耳。可见孔子讲“仁”,十分注重人之质。质、礼须相副而行也。
我认为,孔子对于“仁”的定义是极宽泛的。“仁”中所涉及的“直”,注重个人性情之自由;而其中之“礼”,则注重社会规范对人之行为之约束。故,我认为,只要个人性情之抒发合乎“礼”,则近“仁”也。
《论语补疏》中记载“因己之欲,推以知人之欲。即己之不欲,推以知人之不欲”,此即今日所说的“同理心”,忠恕在其中矣。
三、义与利
孔子注重人之性情之自由,人之性情之自然流露,只需合乎礼,即是至好。
《微子》曰:“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也,已知之矣。”
孔子认为,人之性情之自然流露,只要合乎礼,即便没有利,也至少无害,所以对于行为之结果,并不是很重视。
感悟补充:
第一次接触儒家思想,是初中语文《论语》这一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当时只感觉到难背,理解也只是理解文章释义,并没有深入了解文章背后的思想精华。
如今重新了解儒家之思想,突然觉得其思想中的包容心态,以及对人自身性情的重视,对于人成为完整之“人”是非常重要的。
而现代,在应试教育的时代背景下,非黑即白的想法比比皆是。当人开始了解自己的时候,便会发现,人本身是极复杂的。很多时候,单纯用用好人或者坏人来评价一个人是极不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