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有毒的父母:父母的负面行为模式持续存在,始终支配着孩子的生活,就是问题父母。但这里的“持续性”和“反复性”也有例外,比如性虐待和身体虐待的伤害巨大,往往一次就给孩子造成重创
这本书的开始有个测试,测试你的父母是不是所谓的问题父母,有毒的父母。我做完测试,松了口气,觉得自己还挺幸运。
可是听到后面发现,骂却也是父母们常做的事。父母的无力感全部由骂来给他们找出口。我婆婆到现在还是每天动不动就骂自己的孩子。而且很难听的那种。
先生曾经回忆,父亲对自己的管教就是打,但是打得太少了,因为父亲常年在外,对自己几乎不闻不问,偶尔回来只问成绩,问完就开打。他反而觉得这是父亲爱的一种方式。
昨天晚上孩子调皮不睡觉,先生就打了几下他的腿。我说打只是眼前的效果,他说,那是因为他没有被打到怕过。
先生的这种说法让我觉得很可怕,什么叫没被打怕过,这似乎也是很多家长的想法。必须要打到孩子懂得怕了才听话。
我说,其实我们早就忘记了自己当孩子时,面对被打的恐惧,现在的我们也开始无意识地变成我们的父母,想着去控制孩子,让他顺服于我们的安排。比如该睡觉了就得睡觉,别提出什么要求。该吃饭就吃饭不要跑来跑去玩。
同样是孩子吃饭,我们家对孩子的态度就是饿了自然会来吃,不去刻意要求他,但是我亲戚家孩子就被要求一定要吃,即使吃不下也要被逼着吃,不然非打即骂。每天吃一大碗饭的他家孩子还是瘦巴巴的,而我家孩子反倒是圆润。
我说兴许开心吃饭吸收得会更好吧。
长大成人的我们一不小心就会走回父母的老路。一不小心就会跑到孩子的对立面。乖,听话,好像是父母们对孩子的基本要求。儿时那个哭泣的孩子如果没有被治愈,那份伤甚至还是会被转移到孩子身上。这是我们没有学习不会知道的事情。
其实不止是我先生,我自己内心的那个孩子也都需要被疗愈的。很多时候我们早已经忘记了父母带给我们的伤害,甚至回忆不起来了,但是当我们遇到孩子挑战时所爆发的愤怒,我知道那是我们被压抑的部分,那是我们的触发点。
这本书里把有毒的父母分为:
1.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2.不称职的父母
3.操控型父母
4.酗酒型父母
5.身体虐待型父母
6.言语虐待型父母
7.性虐待型父母
8.有毒的家庭体系
然而这本书除了让我们了解什么是“有毒的父母”之外,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教我们学会去“疗愈自己”
拥抱自己的内在小孩,这是我们上很多心理学课程都会提到的一个部分。拥抱自己的过去。内在的那个孩子还在受伤那么我们需要先让她好起来。拿把空椅子放在自己前面,回想当时的那个情景,自己感受,跟她对话,说出感受,予以理解。做拥抱的动作。
我记得小时候,我最喜欢雨天打伞站在雨里哭泣,有时候没有什么伤心事,也刻意回忆一些委屈来让自己哭出来。对自己来说像在排毒一样的。毕竟以前哭是不被允许的。
书里还提出一种方式是写信给自己的父母,把自己儿时的经历对成年后的自己所造成的影响,书写出来。把现在希望父母做的事书写出来。
让自己的内在小孩也成长起来,我们才能更好地成为父母。无论你有没有遭遇过“有毒的父母”都希望你来学习这本书,至少不让自己成为孩子的“有毒父母”
最后还是送你7天免费体验期,我们一起来学习200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