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于其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白话】公西华奉派出使齐国,冉有替他的母亲申请小米。孔子说:“给她六斗四升。”冉有请求增加一些,孔子说:“再给她二斗四升。”结果冉有给了她八百斗,孔子说:“赤到齐国去,乘坐的是肥马驾的车,穿的是又轻又暖的棉袍,我听人说过,君子济助穷困,而不增加别人的财富。”
一
冉有接济公西华母亲,为何孔子对他有那么大的意见呢?
原因是因为公西华家庭富裕,有能力养育自己的母亲,而这时候冉有却给了公西华母亲八百斗小米,这在当时,相当于一年的待遇。
孔子以“仁爱”为出发点,提出“君子周急不继富”。认为要救济也要去救济穷人,而不是富人。对于穷人来说,能得到救济,就好比“雪中送炭”;对于富人来说,你给予他财富,就好比“锦上添花”。相比之下“雪中送炭”要远比“锦上添花”有意义得多。
北宋年间,有一年的雪非常大,天气异常寒冷。当时的宋太宗赵光义突然想起了穷苦的老百姓。于是他马上召集官员,派人准备好粮食和木炭给京城的那些穷苦人和孤苦伶仃的老人送了过去,以保证他们能有饭吃,有木炭取暖。这样的“雪中送炭”对于穷苦人来说,就显得尤为珍贵了。
所以我们在帮助他人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看对方是否有需要,才伸出援手,让金钱发挥它最大的效益。
生活中,我们大部分人都只想做锦上添花的事,雪中送炭却难之又难。我们常常会为了一己私利,不惜重金去巴结、讨好权贵,对于穷苦人却熟视无睹。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就是当下的一个现状。
二
原思担任孔子家的总管,孔子给他小米九百斗。为什么孔子对原思又这么大方呢?主要原因是原思家里条件不好,是孔子众弟子中很贫穷的一位,而且他刻苦耐劳。再者孔子给的待遇也是原思应得的。
面对原思的婉拒,孔子又给出了如何安排财富的建议:“多的可以济助家乡的穷人” 。
由此可以看得出来,孔子希望他的学生能够得到他所应该得到的工资,至于如何合理安排,是自用还是帮助他人,则可以由自己而定。
总的来说,孔子面对财富如何利用是有他自己的原则的。财富只有应用到所需地方,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毕竟金钱对于我们来说,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如何用才是最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