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于其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白话】公西华奉派出使齐国,冉有替他的母亲申请小米。孔子说:“给她六斗四升。”冉有请求增加一些,孔子说:“再给她二斗四升。”结果冉有给了她八百斗,孔子说:“赤到齐国去,乘坐的是肥马驾的车,穿的是又轻又暖的棉袍,我听人说过,君子济助穷困,而不增加别人的财富。”
当别人有困难,有急难的时候,可以帮忙,但是不要继富,就是增加别人的财富。君子应该雪中送炭而不应该锦上添花。即使是好同学、好朋友私交甚笃,也不应该这样做。孔子认为,君子应该公正无私。如果每一个人都照顾自己的同学朋友,哪里还有什么公理正义呢?国家的财富不就浪费了吗?
【原文】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白话】原思担任孔子家的总管,孔子给他小米九百斗,他不肯接受这么多。孔子说:“不要推辞!多的可以济助家乡的穷人啊!”
古时候,五家人称为邻,二十五家为里,五百家为一党,一万两千五百家为乡。邻里乡党就是身边的邻居朋友,多的钱可以帮助需要帮助的穷困的邻里故旧。这是孔子对于待遇的理解,他希望学生能够得到他所应该得到的工资,至于要如何帮助别人,则可以自己决定。孔子的这一说法也具有现实上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