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发动机是指学习的动力。我认为“没有无动机的行为”,哪怕是一件善意的行为,善意本身可能就是动机。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没有学习动力,就无法启动大脑这台机器,就不会制定计划,不会维持完成学习任务的行动,无法克服困难,更无法达成目标。
一、没有学习动机的学生
现在的学生学习越来越缺乏动机,特别是学困生。其表现为:上课睡觉,叫不醒,叫醒一会又倒下去;课后不复习,不完成作业,或者抄作业以应付老师的检查;意志力脆弱,很难坚持学习,特别是遇到困难容易自暴自弃。
学校主要是学习知识的场所,我们老师精力有限且迫于教学的压力,很难顾及这批学生,常常是爱无能助。这样的学生处于边缘化,主动成为被老师遗忘的对象。他们很少得到老师的支持与鼓励,学习成绩进一步的恶化,对学习更提不起兴趣。
如何改变这种由于缺乏学习动机而使学习日渐恶化的现象呢?
二、重新认识学习
1、什么是学习?
学习是长时间沉浸的过程,学习会与自我原有概念发生碰撞,使旧的观念遭到撼动,代之以新观念的孕育。学习就是让自己走出“自命真理”,走出“我执”,给我们指引更宽广的视角与世界。学习最终会降低我们的依赖性,还我们以自由。当然,旧观念不会那么容易被撬动,所以学习也是一个伴随着痛苦的成长过程。
2、学习以先有概念为出发点
学习者通过长时间的个人经验,会形成一些固有的概念,如物理上的“重的物体下落快、物理受力才会运动”等。这些固有概念会对新的学习造成阻碍,使新知识无法被接纳。所以,要在新知识的教学前,了解学习者脑袋里有什么东西、对某些问题有什么看法。否则,我们教学者设计的课程再完美,实际上却对学习者没有什么用处,或者只有肤浅的用处。
3、教不是学
在现实中,教学几乎全被当作是一种传授知识的过程,当然它还不会将知识毫无保留地全部地被学生掌握理解,不然学生就不会有“一听就懂,一做就蒙”的现象;这种教学方式与改变学生的旧有观念、提高学生思维没有很大关系,还不能称为很好的学习;特别是简单的传授知识,不但不能引发学习,还可能成为学习的阻碍,据反映80%的学生对学校的理科学习内容反感。
学习过程的主要因素是学习者本身,他的学习动机、情绪、需求等都影响学习的效果。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呢?
三、如何制造学习的发动机
学习的核心之一是学习者的动力问题。耶鲁大学赫尔提出一个科学定律:
可见动机在学习中的重要性。那么动机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举个例子:
让一只老鼠走出迷宫,这个行为的动机是什么呢?一是老鼠必须要有饥饿感,有摆脱饥饿感的内在需求;二是有刺激的食物,这是提供行为的意义或价值。有学者提出影响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
1、学习者的需求
从动机公式可知,学习者的内在状态,如兴趣、愿望、需求可以产生学习的动机。其实,这也是于青少年、成年人学习的最直接的动机来源。
2、学习内容的高价值
除了学习者对学习有内在需求外,学习内容本身要有高价值的呈现。这包括内容本身、内容的呈现方式等。
四、物理教学中的如何增强学习动机
首先我不得不说,教师与家长是非常艰难的职业。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放任自由,而是采取积极的态度。怎样在物理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呢?现阶段,我认为都比较缺乏的有以下几方面:
1、了解学生的需求
即使不能每节课前都了解学生对新课程的感受、想法、兴趣点、关心的问题等,但起码在重要的课程前了解学生的需求、学生的疑问,不是“为教而教,而是“以学定教”,这样学生会因为学习自己感兴趣的、想学习的内容而产生学习动机。
2、通过专业阅读,拓展教学问题情境
在讲伽利略的运动学知识前,了解他的比萨斜塔实验、发明与一生;在讲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前,了解牛顿的学习与研究方向;在学习能量前,系统了解能量与技术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从这些书籍里,充分挖掘教学资源,使物理不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而是因为有了故事而变得生动有趣。
3、教师的鼓励与热情
我觉得,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特别是对成绩差学生的鼓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样,老师的教学热情也会感染学生,使其增强学习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