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当妈的都经历过这样的时刻:上班要迟到,孩子哇哇叫。妈妈不要走,妈妈我也去,妈妈我爱你,妈妈我会乖,再肉麻的话那个小不点都说得出。姥姥抱着孩子的腰,孩子抱着妈妈的腿,当妈的我,只能抱着半开的电梯门欲哭无泪......
育儿专家敲着黑板说:欺骗孩子偷偷离开的把戏只会加深孩子的不安全感。这点我很认同,成年人尚且需要心理建设,更何况一个孩子。
于是我前一天晚上就开始念叨“宝贝,妈妈明天要上班,上班才有钱给你买超级飞侠。”女儿看看我,若有所思。我内心窃喜,趁热打铁,“妈妈一下班就会回来陪你,所以明天早上不要哭哭好不好?”小不点嘻嘻一乐,扑进我怀里说麻麻(我)拉粑粑了!破功。第二天等待我的,还是琼瑶剧式的分离场面。
最近在读David Brooks的《社会动物》,有一章节专门讲到童年期的依恋关系。科学家们通过“陌生情景测试”将孩子们的依恋类型分为三种:安全型、回避型、矛盾或紊乱型。最健康的是第一种,妈妈离开时孩子会哭闹,但是妈妈回来后孩子会马上跑到妈妈身边。这种依恋类型的孩子,未来更有能力应对生活的压力。
我赶紧对号入座了一下,女儿每天都会到楼下接我下班,远远看到我就会笑着向我跑来,这应该属于安全型的依恋关系吧。我舒了一口气。
自从她出生,我尽一切可能多陪在她身边。产假休完,我申请换去在外人看来是错误决定的部门,只为了能按时下班,周末双休。也许我是个不思进取的女人,但我想做个称职的妈妈。我不可能一辈子保护她,她也不会一辈子做我怀里的小女孩,我们真正完全属于彼此也就这几年,我想好好珍惜。
英国心理学家John Bowiby说:“从摇篮到坟墓,如果我们的人生是由一系列或长或短的冒险所组成的,并且每一次都是从我们依恋的人提供的牢靠基础出发,那么我们就会无比快乐。”
我看着身边睡熟的小脸,突然很想走进她的心里看一看。看看她的欢乐、悲伤还有恐惧,看看她心里妈妈是什么样子。其实孩子比大人智慧,她们哭着送你离开,却有能力笑着等你回来。不像成年人,分离时强忍泪水,然后心怀怨怼,再见面时也未必都能一笑而过。
我清楚明早等待我的还是那一场妈妈不要走的眼泪大戏。这一生不知道还能一起演出多少场这样的剧目。演一次,她就会长大一点,我就会老一点;演十次,她就会接受自己和妈妈是两个独立个体,我就会接受不了女儿真的会离开我的怀抱;演五十次,她就会淡定的说妈妈再见,我也会唠叨着说在家好好做作业;演一百次一千次,她就会变成离开的那个人,而我,就成了那个害怕她离开期盼她回来的人......
人们都是这么长大和老去的吧。所以孩子,别怕,我们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