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问女儿语文课本上的文章最喜欢哪几篇?女儿说最喜欢鲁迅的文章。我暗自惊讶小朋友品味这么高吗?鲁迅先生那是中国近现代文学的一座大山啊,不是最严肃、最深奥、最有斗争性的文学形象吗?学生们能发自内心地喜欢?
沟通了一下,女儿一边说着“迅哥儿太可爱了”,一边给我讲了好多鲁迅趣事。什么和猪搏斗、刚补完牙就去西单买了一堆糖,还有“救救孩子”的网红名言、“院子里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的经典梗。总之呢,她说一想到鲁迅如此可爱的形象,读他的文字就满脑子都是乐趣。再加上鲁迅的文章一点都不假大空,非常真情实感和优美,所以她就喜欢。
女儿还对我说,你连这些都不知道?自己去网上查吧!真没想到,孩子喜欢上鲁迅主要是他“逗比”的人物性格。夏衍说鲁迅“幽默得要命”;陈丹青评价鲁迅为“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儿的人”。我想如果老师能从此点切入,那一定能成功培养起更多孩子们对阅读鲁迅的兴趣吧,从可爱的人物性格入手,从散文入手,慢慢到杂文,到更复杂的思想性。
(摘自网络)
我感觉孩子日常经常读的都是公众号上那种简单直白实用性的文字,散文这种东西除了语文课本,应该已经从他们的视野中消失了。既然对高品位的文字有了点兴趣,那就应该再找些素材给孩子赏读。印象中有这么一套“大家小绘”系列绘本,都是近现代文学大师的经典散文作品,辅以优美的图画,美不胜收。先借了几本,就包括鲁迅先生的经典散文《社戏》。
这本书的插图如此优美,我自己先读了一遍,感觉比童年读课本时有趣百倍。那美丽的江南水乡、漂在水上的戏楼、水上出租车一样的乌篷船、浪里白条的小伙伴们、一波三折的看戏心情……为什么小时候读就没觉得这么有趣,只是当做课文在学在背呢?
儿子读完了对在乌篷船上煮豆子产生了兴趣,问爸爸,怎么船上还带着炊具,随时都能生火做饭呢?爸爸解释,过去江南的很多人以船为家,靠水为生,岸上没有片瓦。解放后登记户口的时候都没有地址,被政府强制着上岸安置了。随着传统运河航运的消失,这一群体就慢慢没有了。我想这一点看了《长津湖》应该就有感性认识了,主人公一家不就生活在船上,他父母说“咱家祖祖辈辈就漂在水上”。
如果读完本书,对书里一群孩子们乘坐的“大航船”、“白篷的航船”不解的话,刚好可以看看另一本——根据鲁迅先生弟弟周作人的书信编辑的《乌篷船》。同一个水乡,同一种生活,从不同的叙述者口中讲出,互相参看,颇有意思。信中,周作人先生为朋友详细介绍了乌篷船这种家乡的交通工具,以及乌篷小船和白篷大船的区别,乘坐乌篷船的种种回忆和体验。
看着书中的画面,不禁就想起了孩子们还小时,带他们去绍兴游玩的画面,与书中所绘一般无二,只是那时孩子还不认得鲁迅。
这套书目前出版了好几种套系,总共有三十本之多。我觉得配了插图后极大提升了已经离我们远去的那些美文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其中还有鲁迅先生的另几个名篇《少年闰土》、《孔乙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觉得在合适的时机,不妨与孩子一起共赏,重拾散文之美,品味文学大家们眼中的民俗与中国、童年与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