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真快,从开始决定复习这门课开始,21天的课程已不知不觉接近尾声了。
刘主编的课程通俗易懂,讲解的方式也是由浅入深,首先分析市场上需要什么样的拆书稿,教我们怎样选书,又讲到读书的方法、笔记方法,再讲到拆书搞的写作框架、逻辑、写作技巧直到今天的修改稿件,这是一个完整的拆书稿写作流程。
接下来进入今天的课程内容。
一.如何修改稿件
在一本书上看到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这本书,在正式发表之前修改了120遍。所以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
在这节课中,刘主编讲到了,平台按照四个项目来给我们的稿件打分,所以我们自己也要从这个四个方面修改稿件。
1.语文基本功
语文基本功,包括一篇文章的字数,文章中有没有错别字,语句是否通顺,比如:的、地、得的用法等。
2.准确性
这里的准确性是指一篇拆书稿是否准确的,提炼了书中的内容主旨和要点。
比如在之前的课程中讲到《爱的五种能力》,其实这本书中不止讲到了爱的五种能力,还有“拥有爱的能力,和谁结婚都幸福”这个启发性的观点和“爱的三个层级”这两块的内容。
3.稿件逻辑性
稿件的逻辑性包括两方面的逻辑,一是内容表达的逻辑性,二是整体段落的逻辑性。
内容表达的逻辑是要把话讲完整,不要省略,比如:“今晚的月亮很圆……我吃了两个鸡腿。”
整体段落的逻辑性是指文章中提炼出的三个观点之间是否具有内在联系。
4.搞件的易读性
一篇文章如果不好懂,平台的编辑读不下去,那么这篇文章一定是失败的稿件。
要做到把文章写得通俗易懂,还是需要把基本都练好,首先要把一本书理解透了,再用易懂的语言讲出来,对于难理解的概念,还要去解释清楚,并且举例说明。
总之,这是一项最基本的阅读和写作的功夫,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只有多练习。并且在投稿前要反复修改文章,对于不通顺的句子,要果断的删。
二:不同类型拆书搞的写法
1.精简拆书稿
我们学习的这21堂写作变现课讲的就是精简拆书稿。
一篇精简拆书搞,大约有3000字到4500字左右,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开头、主体和结尾,主体部分又分为三个小观点,所以叫3+3模式。
3000字到4500字的精简拆书稿录成音频,也就是15分钟左右,一般人用上下班的时间、做家务的间隙就可以听完一本书。
对于大多数没时间看书的人来说,正好利用了这碎片化的时间来学习。
精简拆书搞虽然容易入门,但是也最锻炼我们的概括和总结能力,因为要把一本书浓缩成三四千字,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写作圈里有一句话叫“越短越难写”。
说起来惭愧,课程已经学习完了,我到现在还不能写出一篇优秀的拆书稿。
2.中型拆书稿、1+7拆书稿
“得到”上也有每天读本书的栏目,他们一本书讲解的时间大约在20几分钟左右。
其实只要是拆书搞写作的手法都是一样的,都需要客观公正的还原一本书,不能反驳作者的观点,也不做评价,也不能写成读后感。
中型拆书稿大约有8000字左右,也是先总结要点,再分别论述。
樊登老师讲书,他的一篇拆书稿就有一万五六千字,不知道是不是1+7的模式,反正比精简拆书搞内容要更详细。讲解的方式也是差不多的,先概括内容,再分点讲解。
21天的拆书稿写作课程已经结束了,希望我们能借助拆书搞打开写作之门的钥匙。在写作的这条路上,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