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古人真的很浪漫,这样的生活想想就挺美。
这种生活诗意相通,想想就好,其实是落不了地的,生活就是生活,生活里可以有诗意,但是不能只有诗意。
我从小喜欢看书,很多东西都是匆书本读到的。只是我不知道那些东西是附添了文人的修饰,它是书本里的,跟现实是两回事。比如我们从小我们就说烟雨江南,感觉江南是诗意的是朦胧的,细雨绵绵,青石板路,小桥流水,临水而建青砖黛瓦的房舍,小船,美丽温柔的女子,吴侬软语,情深款款。后来我在苏州,上海,南通长期生活,也去过杭州,乌镇等传统意义上江南的城市。十几年了,我终于明白,书上说的江南其实是个意向,是自古文人的一个精神寓所。是虚指不是实指。江南的月亮没有比北方圆,除了气候相对湿润,水系发达,其他都是一样的。也是婚丧嫁娶一日三餐,也是柴米油盐家长里短。除了相对富裕带来的红利普通人无差别。我以为我到了江南就是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我以为诗词唱赋会有人听有人懂,可是我错了,这里的普通人跟北方一样只关心钱或许比北方更甚之。问南京人,她们知道秦淮河但是没有听说过秦淮八艳。苏州有干将路莫邪路但是他们不知道干将莫邪是谁。南通人人都跟我提张謇,但具体事迹不知道。上海大家都关系房价升职,江南无人在意。苏北人不知道汪曾祺……
我终于明白书本上的很多意向是文人的意向,更像是文人间的暗号。是修辞是象征,是能指是特指。但不是生活。
用书本来验证生活,只能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