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说到,胡塞尔意识到自己早期的描述性现象学的含混性与局限所在,正是由于对形而上学问题的中立性产生的。
因此,为了解决这些含混性和局限性,也为了将现象学继续向更广袤的方向发展。胡塞尔准备用自己的现象学概念来解释一部分形而上学问题,先验现象学便由此诞生。
一,无前提性
首先,胡塞尔对现象学的期望是:将现象学表述为一个全新的,具有批判性的,严格科学。
因为胡塞尔认为实证科学是建立在一种不稳定的根基上的,即认识过程中有神秘性存在。也就是此前在意义篇中所说到的,对源始之真的遮蔽性。
因此,现象学要致力于一种完全确证了的知识的理想来进行。而如果要达到这样理想的目的,势必要先将已有的遮蔽性去除,也就是现在所有人根深蒂固的自然主义思想:
认识如何能够确信自己与自在的事物一致?如何能够切中这些事物?
实际上,人们在对认识自然反思的过程中,人们首先陷入那些令人乐观的理论中,然而这些理论随时都是可能以矛盾或秘密而告终的。
也就是说,你找到的科学理论可能可以解释一部分事物,但你不能确保它不被后面发现的科学理论所推翻。
事实上,在自然科学发展的历程中,已经有多次这样的事情发生。比如牛顿力学——相对论——量子力学,地心说和日心说,等等。
所以,胡塞尔提出的首要概念就是,如果我们要找到一种绝对的真理性(完全确证了的知识),那么首先要将这种自然主义倾向悬置,以保证一种新的学问,即现象学的无前提性。
胡塞尔给出的答案是:我们应该将研究的注意力转向实在的被给予性或现相。应该集中关注实在在经验中被给予我们的方式。
不应该让预想的理论来塑造经验,而应该由经验来决定理论。
也就是再次搬出那条被我说了,又说重复再重复的诸原则之原则:
我们应该让原初给予的直观作为全部知识的来源,这个来源不容许任何权威甚至现代科学的质疑。
然而,要转向被给予者要做很多方法论准备。
二,悬搁与还原
首先就是必须要悬搁对自然态度的接受,
这里对悬搁的概念先进行一个解释:
不是为了去否认怀疑,忽视或抛弃,实在而进行悬搁,而仅仅是悬置或中性化,某种对实在的教条主义的态度。
以便我们能更加专门而直接的集中于现象学的被给予者——对象作为他们所显现出来的那样。
简单点说,也就是:悬置将会导致我们在研究中对实在世界的一种态度的转变,这种转变并不意味着要否认现实世界的存在。
而是悬置我们对于现实世界所赋予的意义,把这种方式完全还原到主体性的方式中。
与悬置联系在一起的是先验还原,悬搁与还原紧密联系,组成一个功能性的整体。
但他们依然是两个不同的术语,悬搁是一个表示对一种朴素的形而上学态度的,突然悬置的术语,可以被比喻为进入哲学的大门。
而还原是一个表示我们对主体和世界之间相关性进行主题化的术语。是一个引领,我们从自然领域回到先验基础的分析过程。
接下来要引入具体的还原方法,分别是,笛卡尔式的,心理学的,本体论的。
引用一段原文来结束第一章
突然之间,这个恒久运作着,迄今为止仍隐藏着的先验主体性,被作为展现之可能性的主观条件而揭示出来。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