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一次重新选择机会,结果会不会殊途同归?”
“没那么容易,选择了就不要后悔,总会有收获的。”
人生没有如果,时光也不可能倒流。我们做错了事,事与愿违,总就寄希望于“如果当初”。如果当初没有怎么怎么样,现在就不会是这个样子了。但最终我们都被现实打败,因为它不会给你重来一次的机会。
高中时的我们,对于高考不以为然,好像就算考不起大学也没什么,反正也不止大学这么一条出路。
如今真的高考失利,没能考上自己喜欢的学校,读着一个普通的本科,每天除了上课时间然后就是在寝室躺尸。寝室,教室,固定的餐馆,三点一线的生活日日重复,索然无味。现在再面对一个“冷战”时期的寝室,三观不同的室友,真的开始感到后悔,悔于当初的太为所欲为,悔于当初对高考的不以为然。
那时的我们总是对老师,对家长的话感到厌烦,一遍又一遍地说,从初进校园到最后离开,从花开草长的春天说到北风呼啸的冬天,他们自己说了多少遍,连他们自己都数不清了。我们,也更不从知晓。
现在突然之间猛的一回头,发现这些话好像很久都没有听到过了,想听再也没人给我们说了,不经感叹:原来他们说的都是对的。也许只有自己经历了才会明白过来人的苦口婆心吧。辅导员不似那时的班主任了,犯了错就给家长打小报告,父母也不再说了,因为我们都长大了。那时做梦都想要挣脱掉的牢笼,如今才发现那是天堂。
“你说,要是时光可以重来,给我一次重新,我会不会选择回去复读?”这是朋友在面临实习的迷茫时给我发的消息。
对啊,如果时光倒流,如果再给我一个机会,我又会怎么选择?结果不得而知,因为没有这个可能。如今能做的,也只有调整自己的心态,硬着头皮走下去,自己选择的道路,哭着跪着也要走完。
在这条未知的路上,可能也会收获未知的惊喜吧,在你足够努力之后,在你积累了一定的运气之后。
当初文理分科时,因为物理严重偏科,被班主任劝导说“学文吧,你文科好。”然而真正交文理分科表的时候,我真的填了文。
以前信誓旦旦地说:以后读高中一定不要选文,我讨厌“贝多芬(背多分)”,我宁可算死,也不要背死。后来发现当时是如此可笑:再说得好听又怎么样,还不是屈服于现实。
当时也不是因为班主任的话而选择了文,主要是理科偏科太严重,现实就这么明摆着,不管不行。
文理分科了,也意味着该换教室了。我从四楼的理科教室搬到了二楼的文科教室,一个全新的环境让我特别不能适应,一个人坐在位置上哭了。
那时也没人理你,在新班级里,感觉自己跟他们格格不入,读了三年下来,有些人和他一句话都没说过。
班集体活动也从来不会邀请你,宁可去邀请已经从这个班转出去的同学;被老师责骂说纪律太差时,原班生说的是“都是你们这一群后来的把我们班级整成了这样”,“我们班以前很优秀地”,“你们就是老鼠屎”。好吧,从来也没有把我们当成一个整体,也没把我们当成是这一个班的同学。
“早知当初就不选文科了,至少还有一个集体感。”
后来每次想到这些事时,也会反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重新来过,我还会不会这么选择?”我想,我应该还是会的。毕竟每一次的选择都是深思熟虑过的。
选择重新复读的,有的也依旧没能考上好的大学,反而比第一次高考考的都差;理科成绩好的同学每天都在给我抱怨,“早知道我也跟着你选文了,理科真的太难了,脑细胞都死光光了”。
原来,我们不管选择哪条路,我们都会后悔。因为在我们选择的这条路上,我们正经历着磨难,挫折和荆棘,我们被现实弄得遍体鳞伤;而没有选择的那条路,就好像是心中的梦想,总是感觉那么美好,因为没能成为现实,我们可以去无限地畅想,畅想着它给我带来了成功,带来了快乐,带来了正走着的这条路没能带给我们的。
不管我们选择哪条路,结果都是一样的。成长是我们的必修课,只有直面挫折,我们才能更有勇气去面对生活。
选择困难时就抛硬币吧。感觉荒唐吗?其实一点也不荒唐,抛硬币并不是用正反两面来决定我们的选择,而是,在我们抛硬币等待正面还是反面时,我们心里就已经有答案了。
没有对与错的选择,只有无限的坚持,没有一味的付出,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只是可能会晚到一点,但一定不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