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希那穆提说,人的思想是凭借惯例行事的,这种惯例可以是信仰、想法或是结论,因为大脑在这里找到了安全感。大脑就像一个孩子,感觉安全时就会无比开心,不安全时就会无所适从。
大脑是懒惰的,我们对一个人或者一类事情的定义和评价通常只经过两三次的接触,就会主观地形成一个印象,一旦这个意象被建立起就不会轻易改变,我们也就不想再深入地了解这个人或者这类事了。哪怕这个人或者这些事情每天都在变化,我们也只会选择性的,在潜意识中麻木地视而不见。
世界是不断变化着的,周围的人和事也在不断地变化着,我们每天看到的都是不同于昨日的新鲜事物,但我们形成的意象却是顽固陈旧的,因此才会出现二元对立和无休止的冲突。
大部分人的思想是懒惰的,它害怕学习新的事物,学习意味着要打乱已知的事物“本质”,打乱已有的结论和意象,意味着从一个光明的安全区跳进一个黑暗的、深邃的未知区域。因此,大脑喜欢生活在安全感和抽象的概念之中,即便这个概念让人躁动不安,即便潜意识中我们隐约知道这个想法是错误的,即便这种信仰是神经质的。因为要改变已经形成的结论,就要动一些脑筋,就要消耗一些能量,所欲,我们宁愿放弃改变,保持现状。
我们懒得思考,有了问题只想坐等别人的答案,以为别人的答案能解决自己的问题,这实在是荒谬,你甚至不知道这答案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给出答案的人是否明天就会推翻今天的结论?
因此,我们要试着自己去寻找答案,摒弃已有的固化概念和习惯意象,学会倾听、观察和理解,在不断的发现和实践中让答案自然浮出水面。只有这样,你才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答案。即便如此,那个答案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结论一但产生就会成为过去。你还要通过敏锐的洞察力对目前的方式方法及时作出调整,以便应对不断改变的现况。

没有真正的了解,只有无尽的观察;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只有敏锐的洞察。因此,也不存在彻底的安全感,所谓的彻底的安全感不过是一时的懒惰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