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语
《中国之美》是我们独家研发的素材,或许是接下来至少五年内最重要的公考素材。
分理论篇、故事篇、运用篇和诗词篇四篇。理论篇按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荟萃好词好句,因为考试需要,以习语为主,并且在政治篇增加了行政执法类和马克思主义两个专题,还放在了第一位;故事篇按历史脉络连缀了好例,主要是近代以降;运用篇分点睛之笔(好词、好句、好段)、点睛之例(大公文、大作文)精选了通用的经典素材和运用实例;诗词篇分哲思之美(偏重哲理)和中文之美(偏重文采)甄选了古典诗词名句,为的是体现特别重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所有的素材,都力求简约之美,兼具思想与文采,方便背诵和运用。
中国之美·诗词篇
一、中文之美
(一)诗词名句
按季节划分,优先根据考试的季节运用相应季节的诗词。比如,国考、京考等在冬天,优先用冬天的诗词;多省联考一般在春天,优先用春天的诗词,以此类推。
冬
1.先秦《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2.南北朝谢灵运《岁暮》: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3.唐代李白《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4.唐代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5.唐代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6.唐代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7.唐代白居易《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8.唐代白居易《夜雪》: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9.唐代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0.宋代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1.明代高启《咏梅九首·其一》: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12.近代毛泽东《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3.近代陈毅《青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