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食物,就有温暖。
01
寒冷的冬季,天黑得特别早,才过六点,一大家子人便围坐在桌前吃晚饭,脱掉厚厚的棉袄,用食物的热量填满冰冷的身体。热腾腾的雾气和谈笑声一起飘到半空中,这似乎是亲情延续最好的表达方式。
已经记不起每周在爷爷家的家庭聚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只记得每周更新的菜色总能让味蕾得到满足。爷爷做菜是老传统,每到过年,总少不了那些经典菜色,大杂烩还有和菜就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两道。大杂烩类似于外面餐馆的全家福,但仔细看看其中的料就能一辨真伪,爷爷做的大杂烩里有肉丸、蛋卷、鹌鹑蛋、木耳、香菇、腐竹、冬笋、肉皮,先不说外面的全家福会加入火腿肠、黄瓜这些奇奇怪怪的材料,光是那咬下去全是面粉的肉丸和蛋卷就让菜的口感大打折扣。和菜有点类似于炒几丝,将红白萝卜丝、香干丝、芹菜丝、笋丝还有肉丝一起合炒,每一种食材的味道都能融入其中但又并不凸显,虽然至今也不知道这道菜名的由来,可一直跟着家里人这么叫着,好像这就是大家庭中那道祖传的经典菜一样。后来爷爷年纪大了,做一大桌子菜已经感觉力不从心,味道也不如从前。爸爸和两个姑姑开始每周轮流负责做菜,家庭聚餐的惯例依旧没有改变,经典的菜色也依然可以吃到,它们未必是我最爱的两道菜,可是总能将我味觉的记忆拉回到很久以前,这种记忆和青春岁月里的美好回忆不一样,它更像是保温杯里的温水,去抚慰你那颗独自奋斗在大城市到了夜深饥寒交迫的胃。
所谓亲情的联结怎么也离不开吃吃喝喝,也许受到爷爷的影响,父母对美味的食物也有着执着的追求,爸爸每个周末六点出门开着车去买菜,时不时带着妈妈去周边的镇上赶集,为的就是买上最新鲜的食材。然后回到厨房一待就是一整个上午,炒煮蒸炖炸,从不吝惜打磨每一道菜的时间,妈妈总喜欢说,每次做饭要花上三四个小时,最后半个小时就吃完了,可即便这样,他们还是不厌其烦地做着。现在想想,每次经过厨房,那热腾腾的油烟气才最好地诠释了什么是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
对于一个注重吃的大家庭而言,一顿又一顿饭积累起来的是对食物的热爱和对熟悉味觉的记忆。我一直说不清这种味觉的记忆究竟是什么,也许是一种大家庭传统的延续,就像《饮食男女》中二女儿家倩对父亲厨艺的传承,每一道菜都藏着父亲过去的影子。也许是一种对食物挑剔的本能,父母做菜惯用的方式,偏好的口味,时间久了也自然融入了我的饮食习惯,我吃不到熟悉的味道了,就莫名地开始想家。
02
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小孩子总对肯德基、麦当劳这样的洋快餐有着无限的向往,但随着人慢慢长大,也许还是爱吃却早已摆脱了迷恋的状态。来到国外才发现这其中的缘由,满大街的快餐店都是同样的烹饪方法,相似的味道,人们又怎能从fish&chips中吃出中餐里味蕾的细微变化呢?当然,这边的中餐馆同样糟糕,厨师们迷恋于各种酱料,什么菜都能做出勾芡的感觉,实在违背了中餐丰富的口感。
在第一天吃过了学校cafe的水煮四季豆和胡萝卜片后,我下定决心自己做饭。不曾有过提着两大袋子厨具和食材走在大街上的经历,但也从未想过这被逼无奈的第一步却让我爱上了这些生活的味道,去Morrison采购似乎成为了常规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剂,认真挑选每一样肉食与蔬菜,研究哪种零食和面包会更好吃。在厨房里,把自己当作无所不能的烹饪大师肆意发挥着灵感,凭着自己对熟悉味道的记忆去尝试每一道菜,有惊喜也有失望。可每次把切好的红辣椒倒入烧热的油锅,那股呛人却又充满幸福感的油烟味简直可以让早餐吃三明治的阴霾全部散去。
大多时候都是一个人在厨房做菜,很少和朋友搭伙的原因是想避免口味上的差异带来的不必要的妥协,当然也会愿意分享,只是做菜就是迎合自己的一件事情,就像我努力复原脑海中妈妈菜肴的模样也不过是想找回旧日的味道。突然有点明白《小森林》中市子独自面对家乡寂静的山野却也从容淡定的心境,她顺应季节的更替,感恩大自然馈赠的美好食材,帮她找回母亲做过的那些美食的味道,酸甜开胃的果酱,沁人心脾的冰镇栗子,金黄焦脆的烤红薯片,市子精心地准备每一道菜,炒青菜也要去茎,做酱油和榛子酱永远要遵循标准的配方,即使是一个人也会在饭前说句“我要开动啦”,仿佛每一顿饭都是一个仪式。
突然想起在家里妈妈每天也会花上好几个小时在厨房,中餐晚餐从不落下,做得烦了的时候会时不时向我和爸爸抱怨几句天天做饭太繁琐,以后中午吃食堂之类的话,但第二天又在厨房按部就班。我当然不曾在意过这些日常的付出,可来到国外独自生活,算着每做一顿饭耗费的时间,突然发现那些回家洗手就有饭吃,还有切好的水果送到房间的日子有多省心。
食物里的灵魂,绝不是高超的烹饪技巧,而是那份对生命的祷告,带着对自然的敬意,对生活的热爱,对家人的温情,慢慢淌在我们的血液里,从不恣意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