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小伙伴们,大家好,今天继续分享《资治通鉴》。自显王4分享以后,停写了一个月的时间,这一个月的确有点事情,耽误下来,以后我想尽量每天可以分享一下,因为以后的时间会宽裕一些,利用这些难得的时间,把《资治通鉴》的读书分享继续下去,这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02
秦孝公发愤图强,任用商鞅变法,秦国励精图治,国富民强。秦孝公驾鹤西去,商鞅落了个身首异处的下场。可是随着秦惠文王的继位,秦国已经有一定的实力可以和东边的六大战国站着说话了。甚至让其它六国谈秦色变,想着怎么巴结秦国了。最后甚至要联合六大国家,一起抗秦。
公元前318年,楚、赵、韩、燕、魏五国大军进攻秦,在函谷关被秦军有效阻击,五国联军大败;公元前317年,秦国在脩鱼大败韩师,斩首八万,并且俘虏韩国大将䱸和申差。诸侯振恐。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哪个国家把秦国不当回事了,被大家忽略,是因为平庸,因为分量太轻有也可,无也可。如果有一天分量重了,自然没人敢轻视了。年仅二十多岁的秦孝公,不甘平庸,带领大秦发愤图强,做到让别的国家仰视。
被忽略的确是一件很难受的事情。记得有一个段子,一个职员说自己不敢请假,被问原因,回答说,请了几天假,万一没人发现怎么办?在一个团队里,有时候会被轻视,尤其是刚刚融入一个团队的时候,因为自己对团队的贡献太小了。人是社会的人,在一个团队中被忽略,被酱油心里很不是滋味,内心渴望别重视是人之常情,这个时候,怎么和自己相处,很关键。有的人会习惯了被忽略,成为一个佛系青年,有的人会像秦孝公,发愤图强,让自己变得强大,最终没人敢轻视。我越来越发现一个问题,所有物质的和精神上的想得都可以得到,如果你没办法得到,那只能证明你自己不够强大,足够low。与其花时间抱怨世界,不如修炼自己的内功。这就是自然丛林法则,就是这么简单,么有那么复杂。
03
慎靓王5年,秦国遇到了点麻烦事:巴、蜀二国起纷争,要求秦国帮助评定战乱。秦惠王想进兵巴蜀,担心蜀道难,在艰难行军的时候,韩国犯境,无暇东顾。这个时候犹豫不决,同张仪和司马错商量。
张仪主张进攻韩国,理由如下:和魏国,楚国结盟,进攻韩国,拿下新城、宜阳一带,这样就可以把兵线推到周王室边境线上,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才是王业。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要称王就要去能获得号令天下的地方。
司马错主张进兵巴蜀,理由如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现在秦国还不是那么的富饶,土地不广,百姓不富。巴蜀地区蛮横,进兵巴蜀是义举,不用太大的代价就能让巴蜀归顺,吞并一个国家不会让天下觉得秦强暴,攫取一个国家的利益不会让天下人觉得秦贪婪,还有除暴安良的美誉,何乐而不为呢?这是百分之一百对秦有利的事情。如果进攻韩国就不行了,你这样的举动就是想称王统一天下,称为天下共同的敌人,离死不远了。
后来,秦惠王听从了司马错的意见,拿下巴蜀,又多了一份逐鹿中原的资本。
读到此处,让我想起了老子的一句话:水善润万物而不争,处人之恶,故近乎道。
司马错的策略,就是做了大家都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最后得到了大家无法得到的收益。大家都想得到的东西,必然竞争激烈,引人注目,如果在么有足够的力量去争取的时候,只能沦为炮灰。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其中滋味,值得玩味。
04
讲一讲燕国的故事,这是我迄今为止看到的最服气的王了——燕王姬哙。
燕国的相过子之想谋得燕国的大权,他动了脑筋,分了几步走,最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第一,和苏代结为亲家。苏代出使齐国回来以后,燕王问苏代,齐国可以称霸吗?答曰:不可?问:为何?答曰:不信任官僚。燕王就把大权交给了子之;
第二,找鹿毛寿当自己的说客。鹿毛寿对燕王说:人们称道尧是贤明的君主,因为他能够让出天下。今天您要是把国家让给子之,那么您就会与尧齐名了;于是燕王把国家托付给了子之。
第三,排自己的门客当说客。对燕王说:当年大禹想传位给益,但是让儿子启做益的官员。等到大禹老了,说启不能做国君,让给益,但是很快被启夺了政权。因此天下人都说大禹是明着传给益,暗着传给启。今天也是,燕王您说把国家交给子之,可是官员全都是太子的人,这不是明着传给子之,暗着传给太子吗?听到这里,燕王把三百石俸禄以上的官印收回来,交给子之,让他任命。
一个傻缺燕王就是这么养成的,最终子之面南而王,姬哙成了臣子。
智商是硬伤,一个坑儿子的爹。
05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吧,各位朋友如果有什么好的建议,欢迎留言,我爱你们。
——言信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