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衡阳有一个四面小山围着的一个狭长的盆地,沿着山脚散落着一座座房屋,形成了几个自然村落,罗荣桓就出生在这里,从这里考入青岛大学,走上革命道路。
上世纪七十年代,国家的经济形势慢慢地好起来了。罗元帅故里又可以家家户户杀年猪了。年前杀年猪放红意为驱邪纳福,预祝来年五谷丰登,万事大吉!
1970年,小年过去,除夕的脚步越来越近了,人们都沉浸在忙碌和喜悦的气氛中,“四旧”虽然破除得差不多了,但“年”必须要过的,年前大扫除,一家老小,庭前院后,男人铲草扫地,女人抹门擦窗,洗晒被褥。腊月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杀年猪。
杀年猪是一家人最高光,最幸福的一天。二十六这天,鸡未鸣,天未亮,屠户王燕生徒步赶了十多里路来到了南湾村,还在垅对面就看到了大舅子罗光辉一家,一豆灯火闪烁,大门敞开,燕生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进门,见灶间有女人在忙碌,这是光辉的堂客捡妹,她虽穿的是粗布衣衫,却难掩她丰盈又苗条的好看身材,虽整天在田地里风吹日晒却还是面容娇好,杏眼迷人。捡妹听到身后的脚步声,转过身,灶里燃起的熊熊火光映照着她的脸庞,白里透着粉红,更是动人。捡妹眉眼带笑:“姐夫,你好早啊!光辉出去叫二哥、三哥来帮忙。”杀年猪至少要四个成年男子才能完成,捡妹的语速不疾不徐,语调柔和,声音脆脆的,听着舒服。
这家的大儿子金华十岁,挑着一担水进来,说:“姑父,你来了。”很有礼貌地打过招呼。八岁的大女儿金娥坐在灶口前的矮凳上,往灶口里塞柴,锅里的水冒出团团热气,看到燕生进来,连忙站起来,热情地说:“姑父,你坐这里来烤火,好暖和。”金娥让出凳子,燕生过去坐下,冻僵的手伸出来,叉开五指烤火。
早几天,罗光辉就约好了姐夫今天杀年猪,大舅子家的事嘛,当然排第一啰。
猪长长的、尖利的、拼了命的嚎叫,像一道闪电,刺破了黎明前的黑暗,也惊醒了这家的另外两个孩子,三女儿金花,四儿子金民。
王燕生不愧是屠户里的好手,动作快准狠。二个小的从床上爬起来走出门,只见屋前晒谷坪上已是热火朝天,屋檐下的廊柱上靠着一架木梯,一根铁钩将褪了毛、开了膛、去了内脏的、白白胖胖的猪倒挂在梯子上,大木盆里的猪血冒着泡,冒着热气。木桶里的内脏二伯、三伯正在清洗。大哥与母亲抬着装满猪血的木盆吃力地往灶间挪去。姑父燕生割了一块肉送到灶间,让捡妹准备早餐。金娥问母亲:“就要做早饭了吗?天还没有亮呢。”
“嗯,你姑父今天很忙,很多人家都请他杀年猪。”
金娥拿着小木盆,去量了两筒米,又抓了几把晒干了的红薯丝,米洗了两遍,淘米水倒在灶上煮潲的大铁锅里,猪吃了会长膘。红薯丝用温水洗了两遍,泡发了才好吃。大米和红薯丝搅和一起倒进煮饭的铁鼎锅里,又倒进去几瓜瓢水,锅太重了,金娥的力气小,她喊来哥哥,鼎锅的两边焊接了两个铁丝做的半圆圈,兄妹两一人抬一边,抬到灶上。接着烧火,不一会儿,鼎锅里发出了“咕嘟”“咕嘟”的声音,金娥知道水开了,火就要小些,于是她把大的柴抽出来,饭香越来越浓,明火就要撤了。这项煮饭的本领农家四、五岁的孩子都掌握了。煮出来饭香喷喷的,锅里有金黄金黄的锅巴,咬上一口,嘎巴脆,满口香,是那个年代孩子们的零食。
捡妹提着一筐青菜风风火火地进来了,有芥菜、葱、蒜、芹菜,鲜嫩翠绿。金娥洗菜,捡妹切菜,金娥烧火,捡妹炒菜。光辉进灶间来,菜已经炒好了,他招呼外面的人进堂屋吃饭。金娥摆好碗筷,又摆了四个酒盅,倒上自家酿的米酒。捡妹摆上了三个菜,红烧猪血、干辣椒炒肉片、清炒芥菜。那年头,平时不管几口人,桌子上一般只有一碗蔬菜,来客了,才有一荤一素。三碗菜,已经算客气了。
四个小孩也被姑父招呼上了桌,捡妹还在厨房忙,她要把猪血氽了。猪血凝结成了一整块,她用锅铲划成小块,慢慢地倒进开水锅里,只见鲜红的猪血沾上沸水立马成了褐色。在南湾村,谁家杀了猪,都会给每户送上一碗氽好的猪血。
堂屋的饭桌上,光辉端起酒杯说:“辛苦了,姐夫、二哥、三哥,喝酒,吃菜。”四个成你人郑重地捏着筷子,在菜碗里蘸一下,各自抿了口酒。四个小孩挣着大大的眼睛,盯着桌子上的三碗菜,长辈不夹菜,小孩子不能拿筷子,这是南湾村不成文的规矩。饭桌上小孩子吃得像个饿鬼,背后会有人戳父母的脊梁骨。光辉、捡妹多次教育过四个孩子。
四个小孩都垂下手臂乖乖的坐着,看着红红绿绿、颜色鲜艳、泛着油光的三碗菜,好几个月没有吃过荤腥的孩子们怎么不流口水,只见老四金民喉咙滚动了一下,把要流出来的口水咽了下去。老三金花重重地吸了几下鼻子,这香气真好闻啊!老大、老二还算矜持。
长辈们都夹了菜,孩子们才拿起了筷子,夹了青菜,荤菜历来是待客的,自家人只能吃青菜。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南湾村的人们在饭桌上表现出了高度的文明。荤菜,客人也只是夹一两下,绝对不会仗着自己是客人大夹大嚼的,主人更不会放任自己的筷子往荤菜碗里伸。王燕生抿了一口酒说:“孩子们也难得开荤,吃肉啊!”四个孩子齐刷刷看向父亲,父亲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们才得到了特赦似的,怯生生地伸出筷子在靠近自己的碗边夹一块肉。金娥、金花舌头舔一下肉,吃一口饭,又舔一下,又吃一口饭,汤汁舔干净了,再一小口一小口的咬,一小块肉,咽了两碗饭。虽然没有好菜,但南湾村的孩子们,红薯饭、杂粮饭管饱。因为他们的父母勤劳苦干,除了上集体工,还开荒种地。金娥金花绝对不会夹第二块肉,金华金民可能多吃一块肥肉。
一顿饭下来,菜还剩下不少,捡妹进了堂屋,拿起一双筷子给每个客人都敬了一块肉,还边说:“太斯文了,怎么不吃菜呢。”客人们说:“不要这么客气嘛。”在宾主你客气我客气中吃完了这顿饭。
天已经微亮了,捡妹叫来金民金华,“你们去给邻居送猪血吧。”两个孩子一手端一碗走在晨曦中。大概走了五个来回才完成了这个任务。当然他们也收获了不少零食,身上的口袋都塞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