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昨天听课前听到看到群里很多反馈,好像对前一日不是那么满意。但今天听课没有那种感受,还好。而且邱老师说的那些话,让我不禁又想到了:大多数情绪都来源于“应该”二字。哪有那么多的应该呢?当我们认为老师应该这样讲课,结果老师没有这样讲课,我们便不舒服了。当我们认为孩子应该怎样,孩子却没有怎样,我们觉得焦虑了……所以,我要常常提醒自己,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的“应该”。
2.老师讲到拖延症往往不是怕不成功,相反的是惧怕成功。当时引起了现场一片喧哗。因为听到老师用alive(活着的)和dead(死亡的,消逝的),并说到也可能是自己的某一方面活着某一方面死去,突然联想到自己之前对拖延症的了解,突然有了自己的理解:一旦成功了,那个自由的自己(可以对自己的时间对自己要做的事可以有绝对的操控权的自己)将是消亡的,而活着的(存在的)将是那个没有话语权不自由的自己(有更多的待做项目也好成为了万千按部就班平凡人之一也好,都不是那个独特的自己)。我个人的确是看明白了这点,才把拖延症一步步改掉的[憨笑]
3.老师做个案,时间观念要很强,说了30分钟,那么时间到了,就说一句,时间到了。因为,这好比老师上课不要拖堂一样。毕竟个案不是一次就可以解决的,老师说到,他做个案也是要拼命想啊想,去给到我们想要的,那么我们在做个案时,我想也要具有极强的感知力,还有相应的扎实的理论知识,才能敏锐的捕捉到来访者的切入点,才能更好的进行点醒,让来访者自己去探索到心理的密码。
3.还有关于释梦,不一样的老师方法不同。但他们的根都是一样的,只是方式方法不同而已。米杉老师的课里里我们去寻找自身蕴藏的力量,我们知道自己就是光,热,能量。而马龙老师的课则是更多的告诉我们无意识传达的一些信号,提醒我们发现更多的无意识。我们拥有强大的力量而不自知。一是我对自己的梦有了不一样的感触,之前是会想会不会接下来发生什么,现在则是明白,要去挖掘自身的力量,并去寻找潜在的力量使用好它。
4.大家复盘时,我也收获到很多,如和上级的相处,以和谐理解为主,对抗则是两相害的做法。对我有了很多启发。还有当别人攻击时,一定要跳出来看,是对方的什么情绪在起作用,自己扮演了什么角色引发了对方的情绪。如此这般,想必即使来访者出现移情,出现攻击,我们也可以淡然地说出:“你可以恨我,这是你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