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教孩子是一种责任, 管教不是对不良行为的愤怒或者报复, 而是仁慈和长远判断的谨慎结合。
真正用心的父母是不会让自己最在乎的子女成为众人鄙视的对象的。从很深的生物学层面来看,父母的确有理由偏好儿子到甚至愿意放弃女性胎儿的地步。男孩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的优待甚至有助于其在今后成长为一个有吸引力、发展全面和自信的男人。但是也不能排除溺爱会创造混乱而痛苦的局面,并最终带来难以形容的危险的可能性。
提升成本/收益比
把人类的一切堕落不加批判地归咎于社会也不是一种好的选择,这只会把事情置于不可改变的境地,却起不到任何帮助。我看到今天的父母很害怕他们的孩子,这不仅仅是因为父母被视为假想社会暴政的直接代理人,还因为他们在培养孩子纪律、秩序和规范方面的功劳被无情剥夺了。无法区分不成熟的混乱和负责任的自由。这导致他们在成为父母后对孩子短期的情感痛苦更加敏感,同时也更害怕自己会伤害或毁了孩子。你可能会说这总比反过来好,但无论是道德光谱的哪一端,都潜藏着灾难。人类既善良又邪恶,成年人灵魂中的阴暗面在孩童中也同样存在。
儿童和成年人一样不是只有善良的一面,所以他们不会因为无人照管、不受社会的影响而成长为完美的人。社会化这一重要过程能够避免伤害,培养善良。儿童必须被塑造和教育,否则就无法茁壮成长。
缺乏深入关注给孩子带来的伤害甚至超过虐待所带来的伤害。有些负责照顾孩子的成年人因为害怕冲突或不快也不敢指导和纠正孩子,这也会伤害孩子。这样的孩子会因为无趣而长期被同龄人忽视,成年人对这类孩子也会表现出同样的态度,尽管他们拒绝承认这点。
建立规则与结构意识
忽视和虐待都是源于管教方式的不恰当甚至缺失,有时候这可能是被误导的父母有意识做出的选择。但更常见的情况是,父母害怕孩子会因为惩罚而不喜欢自己。父母太渴望和孩子建立友谊,甚至到了愿意牺牲自己尊严的地步。这是不对的。一个孩子会有很多朋友,但是只有一对父母,父母的角色远比朋友重要。
管教孩子是一种责任,管教不是对不良行为的愤怒或者报复,而是仁慈和长远判断的谨慎结合。管教会伤害孩子”的观点才特别受欢迎。接受这种观点的父母不但会抛弃帮孩子尽快社会化的责任,还会假装这样做是为了孩子好。这是一种极为有害的自我欺骗行为,是懒惰、残忍且不可原谅的。
孩子也非常愿意挑衅成年人,以此探索社会环境的复杂轮廓,摸清边界在哪里。他们会通过踢打、撕咬和偷窃来表达自己的愤怒与挫败,满足自己的冲动愿望。更重要的是,他们会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探索恰当行为的边界。这个过程虽然会导致暂时的失望和挫败,但是能避免因过度自由而产生的混乱,增加安全感。
当人们做到了你想让他们做的事情时,一定要及时给予奖励,这样才能让胜利不带怨恨。研究者对正在哭泣的儿童进行面部肌肉分析后发现,愤怒是哭泣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愤怒的哭泣和受伤或恐惧的哭泣看上去不一样,听上去也不一样,认真观察就能够区分。愤怒的哭泣通常是一种支配行为,所以也应该以相应的方式予以回应。
你可以用这种方法教任何人做任何事情——先想清楚你想要什么,然后仔细观察身边的人,一旦看到任何接近你目标的行为,便立刻给予奖励。行为可以被用来塑造行为,同样的方法也适用于经营夫妻和同事关系。
人们很容易产生消极情绪,事实上,一个人从损失中体验到的消极情绪比从同等程度的收获中体验到的积极情绪要更强烈。痛苦和焦虑比快乐和希望更有力量。不论是积极情绪还是消极情绪,最后都会以两种很有价值的形式表现出来:一种是满足感,它告诉人们过去的行为是好的;另一种是希望,它告诉人们令人愉悦的事物即将到来。
人在四岁以后主要是依靠朋辈来展开社会化进程的。一个经过良好培养的三岁孩子是礼貌、讨人喜欢而又不卑不亢的,她能引起其他孩子的兴趣,得到成年人的欣赏。
管教五原则
管教原则一:限制规则数量。不要用太多规则来妨碍孩子们和他们的管教者,那样只会适得其反。
管教原则二:用最小必要力量。除非是自卫,否则不要咬人或者踢打别人;不要折磨和欺凌其他孩子,这样长大后你才不会成为罪犯;带着感恩之心文明地进餐,这样人们才会再次邀请你;学会分享,这样其他孩子才会喜欢和你玩耍;认真听大人讲话,这样他们才不会讨厌你,才会乐于与你分享有用的信息;安静地睡觉,这样父母才可以有一些私人空间,才不会讨厌你的存在;看管好你的个人物品,因为这是一项重要的能力,而且拥有这些物品是你的幸运;在玩耍的时候做个好的伙伴,这样别人才更乐于和你在一起;以令人愉悦的方式为人处世,让人们愿意待在你身边
管教原则三:父母同时管教。当管教孩子时必须有另一个人在一旁观察、介入和拿主意。有的时候,这也能够避免牢骚不断的孩子和失去耐心的家长之间的矛盾彻底激化。
管教原则四:了解自己的阴暗面。
在经历了足够多的难堪、违抗和被挑战之后,即使是最无私的父母也会变得满心怨恨,然后真正的惩罚就开始了。父母的憎恨会滋养复仇的欲望,他们会心安理得地减少给孩子的爱和成长机会,并流露出一种微妙的冷漠态度。虽然大家表面上相安无事,却在暗地里酝酿着一场全面的家庭战争。
管教原则五:让孩子看清世界。父母应当成为孩子了解真实世界的窗口,父母可以仁慈并充满关爱,但是也必须让孩子看清世界。这个责任比让孩子快乐、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提升孩子的自信心更为重要。父母的主要职责是让孩子成为受人喜欢的人,这会给他带来更多机遇,让他产生更多自我价值感和安全感。一个经过良好培养的三岁孩子是礼貌、讨人喜欢而又不卑不亢的,她能引起其他孩子的兴趣,得到成年人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