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教师经常会遇到一种情况,讲解完某个知识之后,老师问:还有什么疑问可以提出来?教室里鸦雀无声,但实际上学生做题时发现漏洞百出,根本是学生自己不知道懂还是没有懂,因为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没有让学生明确的认识到:哪些是必须理解的,在学习新教材的过程中要达到什么目的。教师越善于给学生的思维赋予一定的目的,学生暴露的问题越明显,从而使脑力劳动成为一种克服困难的过程。
有经验的教师在详细讲解某一种现象、事件或规律时,不仅向学生展示教材的实质,而且还教会学生思考,让学生也能进行细致的讲解。让学生自编数学应用题,这样学生就能明白抽象概念都是以具体事物和它们之间的联系为根源的。学生在小学阶段的特征就是具体的、感性的表象向抽象的过渡,而小学数学在此起重要作用。优秀数学老师们总是力求让学生看到抽象跟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这是学生学习的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我去年跟随一位数学名师学习,经常去听课讨教,她的课堂就非常注重把抽象的概念向具体化分解,就是通过让学生自编应用题的方式。比如在讲速度、路程、时间的数量关系时,学生对速度理解较差,不明白速度的含义,甚至速度的单位也经常出错。谢老师引导学生去自编应用题,学生也非常兴奋,自己的题如果被选择为大家的作业就会更有成就感,也获得给大家讲解这个题的机会。学生各个绞尽脑汁编应用题,有些还把应用题出成两步解决的问题。
什么是研究性学习法?研究性学习法就是教师不把现成的结论、答案告诉学生,而是让他们提出各种假设或者解释,自己去研究。这种情况下,知识就不是消极的掌握,而是去获取的,是靠自己的努力去获得的。这样的脑力劳动的过程,在记忆中也可以保持的更加牢固和深刻。如果学生没有发现真理,也没有关系,我们的目的并不在于此,我们的目的是使学生对理解的、不理解的东西都非常清晰,此时反而越能激发学生去探索不理解的知识。
如果学生的抽象的概念、结论、判断是他们在研究和分析周围现实的过程中形成的,那么他们就能养成一种宝贵的脑力劳动的品质—不仅通过直接观察,而且以间接的方式去研究、认识和探索事实和现象的能力。学生越到高年级成绩越差,学习越吃力,就是因为知识不是通过研究事实和现象而得来的,而是通过死记硬背得来的,这是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