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琦•“提溜肉儿”


你懂“提溜肉儿”吗?

那是一九六三年盛夏八月上旬的一天,热在中伏,生产队已铲过三遍地,掛锄了。此时,队里、农家都有个小放松,农忙中的小偷闲。爷爷早晨在菜园地里,薅薅草,整理整理刚出头的小萝卜小白菜等,头伏萝卜二伏菜。一身的露水,又坐在院里木墩上扒点儿线麻(留些沤好的麻杆一,现用现扒),搓点儿绳头巴脑的,庄稼院儿绑这绑那,用麻绳儿的地方多。

这时,沟里王小堡的老张三哥担着一根一把来粗扒了皮的柳木杠子,两边分别掛着四、五提溜用线麻绳绑的鲜猪肉,进院就说:“唉呀,大爷在家呀,可得帮帮忙了”。

爷一抬头“这是咋了?邵扁(化名),帮啥呀?”

“唉,本想到年底喂个二百多斤的肥猪,谁曾想带毛的不填还人,昨晚起箍眼了,眼瞅着不行了,我就给了它一刀,放放血篡个新鲜肉,老少爷们儿都帮帮我,吃点‘提溜肉儿’,别让我赔个底儿掉。大爷你是来斤半的还是二斤的?”

“唉,这大热天的,猪哇羊啊的,尤其那些牛马等大牲口,弄不好就遭灾中暑的,可白瞎了。我看看,还是来个小点儿的吧,人少,搁不住啊”。

“咳,来个大点儿的吧,二斤的,这大孙子在这呢,也就多几口”三哥指着我说。

我一看是猪肉,还是人家给送来的,就嚷着说“要多的,爷,要多的”。

还没等爷爷发话,三哥急忙说“对,对,给我小老弟儿来个多的,大爷:我写上了,二斤的,啊!”

爷爷说“这孩子就馋肉哇,行,行”。

“好,好,我可谢谢大爷啦,老规矩,年底结,肉啊钱啊随您老意,要是钱结,六角五分钱一斤,二斤的一元三角钱”。

“行,没问题,都挨着靠着的,也不容易,抓紧去下家吧,时间长了别坏了肉”爷爷接过肉,三哥高兴地往沟外奔去。

爷爷说:“馋嘴巴子,要没这事儿,你是一时半伙还吃不上肉呢,这大热天,哪有杀猪的,不象工人户,有钱能去合儿社买”。

“爷,这人今天嘴咋这甜呃,大爷大爷的,平时背后总叫你老大头儿老大头儿的,我都听过”

“那是今天他有求于咱们”。我不太懂。

我当时小,还纳闷儿,平白无故怎么就有人给送猪肉呢?就问爷爷“我爹家咋就没人给送肉呢,总也吃不着肉?”爷爷说:“你爹家是城里,爷爷这儿是农村,农村地方小人人都很熟悉,一家有事大家帮忙,就说这“提溜肉”吧不是白吃的,到年底要按数还的,要是没人帮忙吃,天热存不住就坏了,那就损失就大了去了,咱们现在帮着吃,就等于给他存起来了,到年底开资再结算或者杀猪还他肉,就是给他攒下了。明白吗?”

“噢,是这么回事呀”,我似懂非懂。

“提溜肉”是过去农村里约定俗成的一种互助方式。盛夏季节免不了出现突发状况,猪羊牛马等大牲畜一但暴毙(指中暑、硬伤等),但必须是沒有病瘟的,主人就得求助左邻右舍帮忙消化,这忙你要不帮,人家都说你没有人情味,是要受大家笑话和谴责的。

这样的事情,现在不会有了,因为社会的进步条件的改善,自家都有能力处理解决好类似的问题。但它将以新的方式出现,你相信吗?

  2023-03-21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们认了一家子大伯大娘 我干大娘每年都上我家打针。扎完针之后,我就坐在大娘跟前唠唠嗑,总是漫无目的的闲聊...
    最美夕阳阅读 3,372评论 0 3
  • 爸爸语录(一):古人说,“十分精神用七分,留下三分给子孙”我认为这句话很有哲理。 (二): 为人处...
    薛顺堂阅读 5,817评论 1 8
  • 【提示】阅读全文: 点(取消)黑体字。 一一题记,借用《红楼梦》中的两句对儿: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
    苏文亮阅读 1,118评论 0 0
  • 我家和其他家庭一样,有几件“老物件儿”,可惜没有流传下来,但还是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成为久远的记忆。如此...
    苏文亮阅读 1,898评论 0 0
  • 一一题记,借用《红楼梦》中的两句对儿: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也不知道 那是哪个老早年儿) 快到年根儿...
    苏文亮阅读 1,839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