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是阅读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要培养学生个性化的朗读,因此应该重视课堂的朗读。作为老师,我们自身也要努力提高朗读水平,才能引领学生朗读。我们每个人轮流朗读课文重点片段,互相提建议,宋导师对我们的朗读进行指导。
一、教师范读带动学生朗读
在上每篇课文前,教师自己应该先反复朗读课文,上课时感情地把课文范读一遍,并且要求学生仔细听,在还没进行课文分析时第一遍虽然很多学生都还不能完全感悟到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但教师有感情地范读,既有助于学生初步感悟,又可以让学生在教师充满感情地朗读中培养语感,训练朗读能力。
二、尊重学生的朗读感受
小学生的学生想象力丰富,他们对文本有着独特的解读能力,感悟能力,因此教师不必将自己对课文的感受强加到学生身上,不用刻意去指导学生这句话应该怎样读,要把哪个字重读,哪里停一停。这样呆板的朗读指导反而会使学生形成厌倦心理。在课堂上我会经常问学生,你觉得这句话应该怎么读。课堂上的朗读有一个引导的过程,体现教的过程。以《“诺曼底号”遇难记》为范例,指导学生朗读:“洛克机械师在哪?”这句话。遇到学生读得不理想的情况,老师引导:“孩子,船马上要沉了,时间不够了,你此刻的心情如何?”学生:“很着急。”老师:“你试着带着这种着急再读一读。学生的语速读得快了一点。师:你试着再读一读。学生读得很快,但是声音还不够大。老师:“现在甲板上很多人,很嘈杂,你觉得怎么样才能让说才能让别人听到?”学生:“读得大声一点。” 这一次,学生读出了既急切又大声的感觉。
三、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
让学生们安安静静听老师上课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他们的注意力最多也只能维持20分钟,那如何使后20分钟的时间运用于有效教学呢?根椐小学生的天性,在进行朗读教学时,可采取多种形式。如师生接读,对读,男女生接读,轮读,小组,大组比赛读,分角色朗读,边看画面边读,跟着音乐读等,对读得好的学生给予掌声或星星等精神奖励。有对话的朗读,要注意有角色感。以一年级下册17课《动物王国开大会》为例,就有很多不同角色的切换,如:狗熊用喇叭通大声喊:“大家注意,动物王国要开大会,请你们都参加!”狐狸奔来了,对狗熊说:“你说一百遍,大会也开不起来。”狗熊的憨厚老实和狐狸的活泼机灵,是完全不同的朗读风格,要读好角色的不同味道,让学生感受到朗读的趣味,使课堂不再乏味。
在教学实践中我还存在着许多不到位的地方,如忽视了后进生朗读能力的训练。在课堂上我经常忽视他们的存在。单单对个别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是不够的,所谓地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朗读能力也得面向全体。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必须不断地反思,不断改进,争取寻找到一种有效地针对不同程度学生进行朗读指导的方法,真正让学生的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实验小学 黄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