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罗胖在“罗辑思维”公众号中语音推荐了顶尖投行华兴资本研究员刘佳宁撰写的调查报告《未来,用户是谁的奶酪》一份关于五年内互联网商业趋势的调查报告,在得到APP9.99元可以下载到原文,内容到底说了啥,和我一起抢鲜看看吧
总结下今天罗老师语音推荐的华兴资本调查报告的主要观点(括号部分为笔者注):
一 流量分发
流量将从大V导入其他平台
1 头部内容(大V,会社群领袖,笔者注)影响力大,经济收益可观。其基于社群深度交流和变现的需求,使它向满足这一需求的平台进行二次流量分发已经是趋势。(比如咪蒙给跨境电商导流,连岳账号下面给淘宝西西弗品牌打广告导流等,罗胖也通过活动给陆金所导过流,笔者注)
2大平台(优酷、微信、微博等)不能满足头部内容经济收益转化及互动需求,这给未来能够满足这些方面的工具类应用以机会。(比如很多自媒体人在建立社群形成粉丝后,另外建立APP把,粉丝导流过去实现微信无法满足的应用,罗胖的得到,李笑来的新生大学等。另外,也有服务于头部内容的外部平台和头部内容合作,帮助头部能容实现收益或满足其与粉丝互动,目前很多第三方应用还是基于微信比如有赞,和管理微信群的第三方应用,微信底部广告代理机构也应算在内,笔者注)
3头部内容自带流量,流量跟着内容走,头部二次流量分发成本低于平台分发(高晓松离开优酷后在爱奇艺的播放量并没有下降,粉丝是跟随其头部内容的。罗辑思维给自己公司的“得到”应用,导流成本低于京东给商户导流成本),但真正留住用户的平台外应用是,为头部内容实现深度交互与经济变现的平台,低成本流量分发的收益将会是应用与头部共有。(“有赞”是帮助自媒体社群进行变现的电商应用,粘性很高和社群公众号本身是影子一样的关系,服务于包括罗辑思维、凯叔讲故事等大的社群,笔者注)
二、IP分散
好内容胜在价值观,IP不是内容或品牌,而是背后的价值观和文化认同。用户消费的不是产品而是精神需求,是情感寄托(因而打造社群或IP要找到自己的社群精神,社群文化,并以此为核心聚集用户,IP要经得起时间,能破除行业壁垒,笔者注)
当今价值观碎片化,Ip聚集也是圈层化。圈层决定了信息获取,内容正在取代媒介成为精准营销的载体。(你关注什么,你就获取什么,不关注的一点也不知道,因为消息的传播不再是自上而下,而是点对点间的传播,你看不到别人的圈层,除非你加入进去,笔者注)圈层能产生共鸣,共鸣使头部内容影响倍增。(社群运营应该让用户间讨论、互相影响,这使得聚集他们的头部内容又更强的影响力,罗胖所谓的链接,笔者注)
基础网络的进步,人是互相连接的
三、结论八点
1平台作用是用户找到头部,工具类应用找头部内容对接的便利场所,降低了行业上下游交易成本,在培养Ip过程中也巩固了用户。
2百万级别粉丝就可以称为头部内容,其经济效益巨大,有长期深度商业变现空间
3头部内容范围涉及广泛,未来将不止以人为主,还会出现虚拟人物,品牌化等
4随着IP多样分散化,会随之出现一批服务于他们的小而美第三方应用。应用必须具备满足头部内容变现需求的功能当,然还需要能够实现有温度有情怀有逼格的互动。
5 工具与头部内容结合盈利能力强,其流量成本低,产品直接变现,流量不用投资方补贴
6 交互、头部内容质量、以及变现手段来考察这些应用的表现。
7 传统的大流量渠道收影响。(如传统网站的网页广告,笔者注)头部流量转换更精准,头部内容运营与交易的融合挤压了中间广告环节。
8大平台也会参与头部内容与应用工具的竞争中,大平台会拆出小团队来做这个事,小团队只为头部内容服务,不对大平台负责(小团队形成的头部内容也要按游戏规则参与到竞争用户的中,但会来自平台资源的一定优势,笔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