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元月二十一,我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假期,时光一下子变得悠长而闲适。和大老妹一合计,反正闲来无事,不如找点乐子。我们从厂里搜罗了些灯笼、窗花、方联,兴致勃勃地一头扎进了菜市场,开启了一场特别的“买卖”之旅。
摆摊的日子,着实不易。天还未破晓,凌晨五点半,我便匆匆赶到菜市场。一眼就相中了市场中心的绝佳地段,心里想着“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占个好位置,生意肯定差不了。可现实却给我泼了一盆冷水,这看似空旷的宝地,实则暗藏“江湖规矩”。隔壁一位大爷慢悠悠地开口,语气里带着几分不容置疑:“我在这个位置摆了十几年咯,你一来,我可往哪儿去?” 我心里虽有些失落,但出门在外,小本生意,还是以和为贵。就这样,原本志在必得的中心地段,变成了边缘角落,早起的一番折腾,仿佛打了水漂。不过,我也安慰自己,和气生财,换个地方,说不定也能柳暗花明。
摆好摊位,我开始精心布置起来。用衣架子挂起六个红灯笼,四大两小,红彤彤的,煞是好看,瞬间给这简陋的摊位增添了几分年味。再把两篮子物品分别搭在两根竹竿上,又在桌上恭敬地摆上赵财神的画像,喜庆的氛围一下子就拉满了。我还准备了欢快的贺年新曲,扯着嗓子开始吆喝起来。脑海里反复琢磨着那几句简单的吆喝词:“新年好,来看看呀!”“阿姨,有漂亮的灯笼和炮串哦!”“阿叔,财神请了没?” 本以为开张就能迎来开门红,可营业额却不尽如人意,那数字,实在有点拿不出手。
在这个摊位守了一天,心里还是惦记着中心地段的人流量。后来托人找关系,好不容易在中心地段摆了一天摊。本以为能大赚一笔,结果却让我大失所望。边缘地段那天收入四百一二,而中心地段只卖了二十八块钱。仔细想想,所谓的边缘地段,其实就在菜市场入口,虽然不能吸引来自四面八方的顾客,但好歹能抓住从这个方向进来的客源。怪只怪自己事先没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原来这市场里已经有八九家卖灯笼的档口了,他们比我们早摆了四五天,我这入场的时机,只赶上了市场需求的小尾巴。既然这里已经趋于饱和,元月二十四,我们果断转战其他地区。
新的战区,我拉上老弟一起合作。这小子爱睡懒觉,凌晨五点的菜市场,他是无缘得见了。他九点才慢悠悠地晃到摊位,还大言不惭地说:“我一来,财神就到咯!” 说来也怪,还真被他“说”中了,他来之后,连着卖出去好几对灯笼。难道这真是什么玄学?趁着人多,我抽空去买了个早餐,回来一看,摊位前又热闹了起来,小小的火爆了一把。
经过这一番折腾,我也总结出不少经验。在卖东西这件事上,顾客有自己的主观喜好来挑选商品,但我们也可以适时给出合理建议,引导他们选品。主动推销这点,是我之前没重视的,还有吆喝口号也得与时俱进,像 “买福又买宝,新年会更好”“灯笼迎新春,财神兆丰年” 这些,以后都得好好改进。
这次年货摆摊的经历,就像是一场在烟火人间的小小闯荡。我深知,在这看似简单的“买卖”路上,我要学的、要改进的,还有太多太多,未来,还得继续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