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注释】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古时候的人认为左阳右阴,阳生而阴杀。后文所谓“贵左”、 “贵右”、“ 尚左”、“ 尚右”、“ 居左”、“ 居右”都是古时候的礼仪。
【今译】
兵革是不祥的东西,大家都怨恶它,所以有道的人不使用它。
君子平时以左方为贵,用兵时以右方为贵。兵革是不祥的东西,不是君子所使用的东西。万不得已而使用它,最好要淡然处之。胜利了也不要得意洋洋,如果得意洋洋,就是喜欢杀人。喜欢杀人的,就不能在天下得到成功。
吉庆的事情以左方为上,凶丧的事情以右方为上。偏将军在左边,上将军在右边,这是说出兵打仗用丧礼的仪式来处理。杀人众多,带着哀痛的心情去对待,打了胜战要用丧礼的仪式去处理。
【引述】
“武力是带来凶灾的东西。”老子指出了战争的祸害,而表达了他的反战思想。
用兵是出于“不得已”的——若是为了除暴救民而用兵,也应该“恬淡为上”,“ 战胜了不要得意洋洋,得意洋洋就是喜欢杀人。”这话对于尚武者的心理状态与行为样态,真是一语道破。他还说:如果不得已而应战,要“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这是人道主义的呼声。
本章亦为对于当时武力侵略的一种沉痛的掊擊([pǒu jī] 抨击,打击)。
【他说】
“夫兵者,不祥之器”,“兵者”就是杀人的武器,因为武器是会杀死很多人的,所以“不祥”。原子弹是很厉害的武器,一颗原子弹的爆炸,可以杀死更多的人。可是现在到了核子弹,乃至于用到“死光”的战争,细菌的战争,杀起人来更多更快,一瞬间可以毁灭人类的一半人口,这就是 “兵者不祥”的道理。“物或恶之”,不要说是人害怕,任何世界上有生命的东西,都很恐惧。“故有道者不处”,所以,有道的人不做这种事情,只用道德、善心、仁慈来感化人。
但是,老子的哲学——道家的哲学,在道德的后面,是有武器做后盾的哦!试看每一个寺庙,不管是道家、佛家的,中间坐的是“佛”,旁边站的都是拿了武器的四大金刚。没有这些是不行的,光讲道德仁慈也是不行的,这是道家的奥秘之处。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这是中国古代的礼仪,中国古代的军事制度。君子是道德修养高明的人,上古传统的制度,以正治国,喜欢在左边;用兵的时候,喜欢在右边。左右是两个代号,右则属阴,用兵的时候,非用“阴谋”不可,敌人如何准备来打你,你准备如何去打敌人,不使用阴谋诡诈不足以取胜。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这句话重复的讲,是老子书中少见的情形,这表示老子语重心长,提醒大家特别注意,“恬淡为上”,一个大军统帅的修养,以恬淡为上,诸葛亮有两句名言:“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修道的人,在中国历史上,除了诸葛亮以外,很少看到有这样修养的人。
“胜而不美”,战争是不得已的事,纵然打了胜仗,也不值得颂扬。“而美之者,是乐杀人”,所谓战胜的美,只是喜欢杀人而已。“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一个喜欢杀人的人,终归是要失败的,所以,不可能得志于天下。
中国的古礼,尊崇左方,所以说“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拿现代的军事组织来说,总司令在右边,副总司令在左边。因为,当一个作战命令颁下以后,打起仗来,成千上万的生命就会牺牲,这是凶事。“言以丧礼处之”,应该怀着丧事一样的悲痛心情去处理。“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对死伤的敌人,也要有哀痛悲伤之情。“战胜以丧礼处之”,即使战胜了,也不应该骄矜得意,还是要怀着丧礼哀痛的心情,来处理战后的一切。
从本章内容中收获了什么吗?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欢迎发表评论!
文章说明:内容参照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南怀瑾《老子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