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人都想成为更好的自己,于是各种打卡、读书……努力到感动自己,可是现实中总是事与愿违,要么悄无声息的放弃了,要么读了很多书也记不住。
你有那种想要成长的迷茫吗?你有那种在成长中付出了努力却没有收获的焦虑吗?
带着这些问题我读了周岭老师的《认知觉醒》这本书。
他说:“我们对自己的无知使自己看起来就像一个“醒着的睡着的人”……
在这本书中,他给我们拨开层层迷雾,慢慢解开了“愿望觉醒”和“方法觉醒”的秘密,让我们提升自我的内在动力,把苦涩的毅力变为科学的认知驱动。
01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如果给我一小时解答一道决定我生死的问题,我会花55分钟弄清楚这道题到底在问什么?一旦清楚它到底在问什么?剩下的五分钟足够回答这个问题。
所以,我们要对学习这个概念有个更加深入的认知。
很多人对于自己的成长,只是觉得学得越多,成长的越快。
其实不然,我们更应该关注学习之后的思考、行动和改变。
我们往往在学习这一层面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忽略了怎样运用书中的知识去改变。
如果权衡他们之间的比重,应该是改变大于行动,大于思考,大于学习。
也就是说我们不要太贪心,奢望把一本书的知识点全部记住。
我们只要能找到最能触动你的点,把它跟以前的知识进行关联,并且努力的去实践,反复进行刻意练习,这样日积月累一定会越来越有收获,从而减少不必要的焦虑。
02
对于学习后的思考,你要想想到底什么是思考?要思考什么?怎样思考?
思考,百度中的解释是,思考是源于主体对意向思维的加工,也就是说,对于你学习的东西,你要有一系列的脑力活动,把知识进行加工和重构的过程就叫做思考。
在《用一生的高效笔记术》这本书中,作者水晶对于理解思考这样说,学习前,问自己三个问题:
1这次学习目的是什么?
2希望收获什么?
3是否有什么要解决的问题?
学习后,要进行回顾、关联和应用。
这才是对于阅读、学习、应该有的思考。
就像周岭在《认知觉醒》当中所说,提升思考能力的方法正是不断明确核心困难和心得感悟,并专注于此。
03
思考后的行动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学习之后,你进行了思考,但是拿不出行动,也不会让人有更好的成长。
周岭说,一切都只知道个大概,这对提升行动力来说,是很致命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举例说明:
比如说你想好好的阅读,可是茫茫书海,到底读什么书?什么时候读?一天读多少页?在什么地方读?
每一个问题都是一种选择,当这种选择太多的时候,你就会感觉到焦虑,从而行动迟缓并作出无限期拖延,所以你更愿意选择那些更有意思的事情做。
那我们到底要怎么样增加自己的行动力呢?
答案就像周岭老师说的那样,写下来!
只要写下来,你才会有更加清晰的思维,你才愿意采取行动。
可以准备一张纸写上:
(1)待办事项
(2)计划完成
(3)实际完成
(4)备注
写完了之后每完成一项,在后面的空格上打勾。
总结起来只有一句话,认知越清晰,行动越坚定。
《认知觉醒》这本书我看了两遍,看的也很慢,生怕看快了,囫囵吞枣,理解不了。我觉得它非常适合我们放在手边,随时翻看,每一次翻开它,都会有更多的不一样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