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柯洁与alphago的对决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比赛本身其实并没有太吸引我。虽然心里是希望柯洁能赢,但是我认为这场比赛的结果的意义远比我预想的结果要大得多。
微博上@春光炸裂的一篇文章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他在文章中以棋手的身份讲了很多关于这场对决很多不为人知的部分。我看完这篇文章的第一感觉就是:柯洁是真的热爱围棋。此外的其他感觉都没有这来得强烈。我推荐大家可以去看看,并不只是关注比赛本身,而是关注一些比赛以外的东西
当我有了这感觉以后,就突然想到了一个人:罗永浩。在前段时间锤子的发布会上,老罗哽咽着说出那句感动无数锤粉的话“如果有一天卖了几百几千万台,连傻逼都在用我们的手机,你要知道——这是给你们做的。”如果你对罗永浩和锤子有所关注的话,你一定也会对这句话有很多感触。
同样是在公众面前哽咽,落泪,虽然是在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虽然都是在和冰冷的机器打交道,但是我能共同感受到的,是热爱,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热爱。
柯洁和老罗的经历基本没办法拿来比较,所以我更想谈一下那些共同的地方,比如:热爱。
热爱这东西,我认为简单点就可以理解为单纯的喜欢,又像是一种单独的喜欢,基本上就是把所有的经历都投入到这一件事情上,周围人说什么都不会影响。并且很多时候你热爱,去投入的结果可能会让你更加热爱,甚至是逼着你更加热爱,这个时候,能影响你的,很有可能是责任。
老罗说,当很多年轻人放弃更好的机会去和他打拼,当他看到一个个年轻面孔背后的一个个家庭,那种责任感,逼着他去不断进步。
同样地,柯洁和alphago的对决,很多人已经不再把它看成是简单的棋手之间的较量,而是人类和机器之间的一场证明自己的战斗。当一场比赛的意义远远超过了比赛,棋手所担负的超过我们的想象。而机器人并不懂得这些。
或许有人会说,你这和其他人的文章有什么区别,不还是卖鸡汤,讲一些成功学大道理吗?
其实这么理解也没有错,这确实和那些鸡汤文很像。但是我希望我能传播的,不只是哪些看过激动五分钟,看后没有一点用的思想。虽然我还是个学生,涉世未深,但我并不认为学生的思考就没有一点意义。任何人的思考都值得尊重。
的确,我们谈热爱,太多时候都是谈那些遥不可及,只能远观的人,而热爱应该发生在所有人的身上。为什么热爱,热爱什么,怎么热爱,这些问题回答下来,你可能会对自己有一些新的认识。
马云有句话其实可以帮助回答这个问题,他在很多场合都建议大家思考一下:你有什么,你要什么,你放弃什么。为什么说这有帮助?可以一起来看一下。
你想要什么其实就是回答了热爱什么,你有什么对应了为什么热爱,你放弃什么对应你怎么热爱。把这三者对应起来并不是一点问题没有,但是可以帮助你去思考,帮助你去审视自己。
其次,我们很多时候都把热爱神圣化了,认为只有那些取得成就的人才有资格去谈热爱。这是不对的。热爱不应该看成是成功者的标配,而应该是一种态度,对待一切的态度。
当我们谈到一些想做的事,一些成就,立马血管膨胀,心跳加速,感觉自己对这件事充满了热爱。但是这不是真正的热爱。来自心底的热爱应该更多地投入到正在做的事,去着手去做,这个时候热爱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并不是说前种热爱没用,而是应该延续下去,最后还是要投入到你着手去做的事。因为“人们喜欢说意志可以移山,但其实只有推土机可以。”这是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的一句话,我认为很有说服力。
其实我现在写这篇文章就是热爱,热爱讲述自己的想法,热爱每一次敲击键盘的声音,还希望有人去欣赏它。当然,如果有人批评我想我也会积极地去反思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是思维跳跃的激情和键盘敲击的喜悦,是用心去传递想法。我我所希望的是通过自己所热爱的去帮助其他人通过实际行动激起热爱,热爱手中所做,改变周围其他,让热爱真的能够延续下去。
说了这么多,如果你还认为这是一篇鸡汤文,一篇毫无意义的成功学文章,那应该怪我能力不够,思想太浅。你大可关闭页面,就像以前对待鸡汤思想那样,马上忘掉,或者,你早就应该关闭页面,免得被忽悠。但是亲手去码一篇毫无意义的文章有有什么意义呢?还是之前说到的,希望自己的一点想法能够帮助其他人去思考,也没有任何的功利性或炒作性的目的。在这一点上其实另一个“老罗”--罗振宇和他的得到团队比我们做的要好得多得多。但是这又怎样呢,难道一段历史只能由一个人去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