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一棵老树轻唱,听一位老人倾述。
让我们先从这棵大柳树开始讲起吧。
2012年六月的一天,因道路改造之需,一台挖掘机悍然对桓仁县第二中学墙外的一棵大柳树发起进攻,意图一举铲除,此时,一位年逾六旬的老人拦在大柳树前,以身护柳,并称:“此树乃桓仁文化风骨所在,绝不可动!”几番交涉,老人毫不动摇,最后,施工队改变路线,留下这古老的柳树迎风而立。
这柳树有着怎样的故事,这位老人又是谁呢?故事要从光绪二十三年说起,晚清虽风雨飘摇,满目疮痍,但地处东北的桓仁人民同当时无数不甘落后的同胞一样,奋发图强,努力施为。
当时的桓仁县令叫张樾,既是桓仁历史上最后一任县令,又是桓仁人民唯一建造人物雕塑以资万千子孙瞻仰纪念的古代名人——今桓仁县张樾公园内可见其英姿。
话说张樾县令主持县务之时,清政府委派的督学江焕章来到桓仁,亲眼目睹了全县没有一所私塾,文盲遍地,为政举措步履艰难,文化事业百废待兴的现实问题,便主张建立新学。
清朝的督学可不是期末考试的监考,而是负责视察、监督学校工作的人员。可当时的桓仁没有学校,江焕章也就没得“督”了,自古以来,人分两种,要么安于现状自得其乐,要么“没事找事”,敢于无中生有,没有需求却能创造需求并满足需求。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现代营销学!没错,人类就是不断把自己原本不需要的东西创造出来以后,再变成自己所依赖的东西。
江焕章就是这样一位想做点事,又能做事的人,他到了桓仁县后,就开始向当地群众宣传学习的意义,还向县衙申请建立桓仁县第一个书院。
然而,晚清时期国事衰败,办学会遇到资金不足等许多问题?幸亏当时的县令是张樾,虽然尚有经济建设,基础民生等工作需要投入精力和资金,但是当他听过江督学的汇报,立即大笔一挥:“同意”。
江焕章高兴得几个晚上没睡着觉,他立刻着手在莲花泡附近建立起一座书院,由于书院东南方向隔一条南关路,有一个天然莲花泡子,因此书院命名为莲沼书院。
莲沼书院的建筑,虽不宏伟,但确雅致,在当时的桓仁可谓屈指可数。校舍为四合院,东、西、南、北四面各是一栋青砖瓦结构的平房,松木蓝油门窗,呈对称图形。东西各6间,南北各5间,南面的中间是大门洞,大门朝南,大门外设有一个大影壁,雕刻着图案。进入大门,四合院内南、北中间铺着整齐的条石甬道,正中央设有一个凉亭,亭高4米多,四面各宽3米,正面上方楷书“莲沼书院”四个木刻的大字,两侧柱子上刻的是“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以激励学子成才。
为了动员人们入学读书,江焕章减免学费,招收私学馆修业后的文童,还有已经取得增生、贡生、附生等学衔的学生入学就读。读书籍主要有《四书》、《五经》、《资治通鉴》纲目、大学衍义、孝经衍义等。学生人数虽不多,但刻苦用功,经常书声朗朗。
光绪三十一年,正值废除科举,兴办新学的浪潮方兴未艾之际,莲沼书院改设师范讲习所,此举触碰了旧思想、旧习俗,首先,科举考试是为了读书做官,新学教育理念是培养人才和谋生;旧式教育内容里经史之学一统天下,而在晚清新学的内容里却缩减到了四分之一。最为关键的是女子教育只能做家庭教育,生恐误读西学,以致开“自行择配之渐,蔑父母夫婿之风”。然而,江督学排除万难,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办新学的转型事业中。
宣统元年(1909年),莲沼书院成立县立师范学校并附设两等小学堂。1923年4月,在莲沼书院处成立桓仁县立初级中学,学制三年,当时开设的课程是语文、数学、历史、博物、英语、体育、音乐和美术。考试分为升学考试、期考、年考、毕业考试和复试,这在旧中国已是超前之举了。
然而,1931年9月18日,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我国东北地区,开始了局部的战争。江督学经常给学生们讲岳飞、文天祥,谆谆告诫学生,要马上能杀敌,马下做文章,面对日寇来犯,他拿起长枪,迅速将书院八百学子编为十支队伍,分别以“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命名,学子们与书院之内大声起誓,要与日寇血战到底!
江焕章带来学生们埋伏在田野间,利用桓仁山高水长的地理优势同日寇周旋,无数次以灵活的游击战术击毙顽敌。然而,在一次战斗中,队伍落入敌之包围圈,江督学连同莲沼书院的学子们全部壮烈牺牲,八百学子赴国难,虽只是历史一尘埃,却也激荡人心。
此后,江焕章之子,继承父亲遗志,加入杨靖宇的抗日队伍,在一次战斗中被打瘸了腿,为能继续抗日,他隐身市井,成为了抗日联军的情报员,并利用烧茅草作为通知信号:鬼子进村烧黑烟,平时烧白烟。方法虽然简单,却令鬼子的多次偷袭泡了汤,救了无数抗联将士的性命。
杨靖宇同志牺牲后,东北抗日联军的所有剩余番号,以及军备的供给均由江皮匠负责联络,抗战胜利后,江皮匠的事迹传到了省委,省委书记为表其功而许以官职,江皮匠婉言拒绝,回家继续做皮匠。
时光流逝,风云百年,莲昭书院的历史早就掩埋在历史长河之中,唯有当年莲昭书院墙外柳树依然还在屹立,2016年桓仁城市建设,要对大柳树所在道路进行维护,需要将大柳树挖掉,于是,便出现了开篇中的老人。
最后,县政府尊尊老人意见,同意改道修路,并将大柳树完好的保存下来,这个老人就是江焕章之孙,江皮匠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