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陶老学做教育(1)

“不要你哄,不要你捧,只要你懂”(陶行知)

此刻,才清晨六点二十。我的窗外却已阳光明媚,天空碧蓝,几朵白云浮在上面。最远处,是连绵起伏的群山,一些灰黑云跟群山相接。这几个清晨,如同今早,我总是能看到天空里绘有不同的水墨画。

昨晚睡得很好,昨天折磨我的偏头痛消失了。我神清气爽,坐在窗前,回味我的昨天。

昨天我上了五节课,非常多。在小学的课程表上,一天最多八节课。包括语文、数学、英语、体育、音乐、心理等近十门学科。每一门学科都有不同的老师任教。我因为是语文教师,又教两个班,我的课时比一般教师要多一点。每周五天,我几乎每天都有三节课以上,而周二和周四,我上课的课有五节之多。

只要在小学任教过的老师,都知道,小学里的课,很难上。因为班级里的孩子多,近五十个,而他们极富生命力,精力充沛,课堂上叽叽喳喳,热热闹闹,坐不住,左顾右盼,各种小动作……可以想见,一个老师,管五十个孩子,那得有多难!

而在期末复习阶段,孩子们主要是复习知识,做各种试卷……而老师也要帮助孩子复习,讲解试题……原本丰富多彩的课程只剩下了要考的科目,原本趣味横生的学校生活变得只有做题……可想而知,这时的孩子,会更加躁动不安。这时的课堂,会更加闹哄哄。

昨天下午的第四节课,我在B班上课。孩子们主要背这个学期每个园地后的日积月累,背完了就默下来。孩子们背和默的时候,我会走下讲台,走到孩子们中间去。我知道,这是有经验的老师常做的事,只有走到孩子们中间,才能看到孩子们学习的真相。年轻时,我也是常常只在讲台上监视全班。而现在,我则会一整堂课都走在孩子们中间。

第四节课的B班,是精彩纷呈的。大部分孩子在找好朋友背诵或自己认真地默写。但依然有一部分孩子悄悄地再桌子底下过他们纯真的童年生活。

瞧,平时学习认真的乐乐在桌子底下玩起了小乌龟,他把小乌龟放在手心,正在向同桌说着什么,他玩得那么开心和专注,一点都没发现我。我已走到他旁边了,他才看到,他赶紧缩着头,把乌龟藏进课桌里。我拍拍他的头,温柔地跟他聊了几句,问他这乌龟哪来的,告诉他把乌龟收好,让他课后再去玩。乐乐尴尬地点点头,之后的课堂,他一直在认真地背和默。

等我往回走,看到一个纸飞机在教室讲台上飞了起来,纸飞机掉在一个角落里,高高弓着背缩着头像小老鼠一样快步把纸飞机剪起来,他一手拿着纸飞机,不忘眼神搜索我的眼神,当我们四目相忘。他赶紧把纸飞机藏到课桌里,把眼神望向课本,我走过去拍拍他的肩轻声说:“高高,加油,下课后再去玩啊。”他也尴尬地点点头。之后的课堂,他也没有再拿出纸飞机。

当我走到漫漫身边时,她正转头伸长脖子向隔着一个位子的宇宇说着什么,我在她身边停下,等待着她回头。她说话太投入了,我等了好一会儿,她都不知道我在她身边。宇宇看到了,忍不住大声告诉她:“你看你旁边是谁?”漫漫惊慌地转身,看到我了。她也尴尬地低头,转背翻开书背诵。我照样轻轻地拍着她的头。之后的课堂,她一直专注背和默。

……

下课前几分钟,我去A班讲了几句,有关白天的语文作业情况。在我返回B班的路上,下课铃响了。我看到有几个孩子背着书包在走廊上准备排队回家。我赶紧返回教室,拍掌示意B班的孩子坐回座位,我还有几句话要交代。我拍掌,几个孩子跟着拍,我再拍掌,更多的孩子跟着拍……拍掌一分多钟,我始终没说话,我安静,接纳,微笑。在有节奏的掌声里,教室里的喧闹声渐渐散去,走廊上的孩子也快步走进教室坐在座位上。

孩子们等着我说几句总结的话,程程把笔袋掰开,当作帽子戴在头上,他用这样的方式等着我说。我想快速拍下他用笔袋当帽子戴的画面,他立马机灵地把笔袋拿下,微笑着看着我,我也笑了,全班都笑了。

我们在愉快中结束了一天的学习。

一天上了五节课的我,在下午的第四节课后,也就是下午五点四十分后,并不觉得累。这是我从教近二十年来前所未有的。

我感恩B班的孩子们,他们逼迫着成长,逼迫着我“变成真的小孩子”,我感恩自己的领悟,我真的已让自己变成了的儿童队伍里的一员了。

陶行知:“我们必须得重生为小孩子,才能加入小孩子的队伍里去工作。变吧,变吧,大家都变成真的小孩子,那是多么够味儿的事啊!”

是的,第一次,我享受到了这样的“够味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