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关雎》是在中学,正是情窦初开,躁动不安的年纪,偏偏又被人为切断了同异性的正常交流,老师说不要早恋,家长说要洁身自爱,所以在面对异性时如临大敌般,一面是青春的渴望一面是成人的规矩,两种力量互相撕扯,最终的结果便是偷偷思恋却又表现出冷漠不屑,同龄人中偶尔有早恋现象被披露,反而冷哼一声不检点。
直到读到“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对当时的自己而言,这句话何其赤裸裸,明目张胆表达男子对女子的爱慕,好像是件天经地义的事,更像是要把男子对女子的爱意昭告天下。刹那间,仿佛天眼被打开,恍然大悟,男女之情本就是多正当的一件事啊,都被写成这么美的诗歌流传下来了,这可是老祖宗们留下的句子啊,哪里是家长老师们口中的洪水猛兽,青苗獠牙的怪物!
所以,初读《关雎》,印象最深的便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雎》于我,就是一个热血勇敢的小伙子对他心爱姑娘爱的宣言。
现在再看,没了少时的震动,更多了一分美感。要说描写爱情,好的文学作品太多了,都不会比这区区几十字差,不过反复咏诵这首诗,便生出许多原始简单的美。
一个男子恋上一位窈窕淑女,付出行动去追求,在这过程中,有求之不得的苦闷和忧虑,有挖空心思的讨好和取悦。寥寥数句,便把由原始冲动驱动的爱情描绘了出来,纯粹而美好,不掺杂什么等级观念、社会偏见、婚姻责任,君子好逑淑女,所以他就去行动了,仅此而已。我更倾向于这首诗的意味到此为止,至于什么礼乐,什么教化,什么引申,一来没有那些注释和解析,我是读不出来的;二来平白给这样一首诗增加那么多内容,不禁怀疑作者当初何苦要写的如此简洁,鸿篇巨制一番好像更合适。
借此次重读的契机,也大致翻阅了大家们的解析,虽枯燥晦涩,但也明白这解析自有其价值所在,每个作品都离不开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习惯,通过这些作品去印证、推断或重现当时当地的制度、礼仪、风俗等,对学者们来说也无可厚非。但于我,就像初次读她一样,不求对这首诗理解的面面俱到,在低声吟诵间,能感受到其中文字之美,品味到其中情感之美,便足够了,即便这种美感让我说也说不出,写也写不出。至于其文学价值、史料价值,我想这首诗初被写成时,作者定没有赋予她这么多的功能。
所以,没有试卷上明码标价的诗词解析,没有参考答案上千篇一律的标准说辞,没有应试压力下的死记硬背,就把一首诗读成一首诗吧。
我是正文分割线
PS:这样看来,没有学文学还是有些好处的,至少面对这样的作品不必字斟句酌,可以任性选择自己倾心的一种理解方式,心安理得去享受那份不求甚解的朦胧美感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