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认为:说话简单,写作不易。其实,这种观点是不对的。
事实上,说话和写作是一回事,都是通过大脑思考以后,连词成句,连句成篇,将要表达的情感表达出来。
认识到“说话既文章”的道理,打消存在于潜意识深处对写作的畏惧心理,勤于思考,加大写作练习,写出好文章也并不是不可能的。
回忆一年多的007写作过程,重读写过的文章,感觉文章普遍质量不高,说话和写作没有做到很好的链接,写作思路不清晰。
今天阅读了古典老师的《会说话就会写作,五个问题写出好作品》的文章。文章中的“五问”、“三改”、“三个写作困境的破解”的写作套路。给我以清晰的写作思路和框架,使我信心倍增。现分享给大家。
—— 五问 ——
1.最近有没有特别想分享给大家的事或者是观点?
好的写作总会是从一个你非常想分享的观点开始的。这个观点可以是一个想法、一个概念、一个有意义的事,把这些想法、概念、有意义的事再提炼成一句话,找到文章的主题句。然后用大量的事实和论据解释好主题句(这个观点),一篇文章基本就写成了。请记住,千万不要希望一篇文章能解释清楚一个体系,而只是解释清楚一个观点就行。
2.分享这个观点,为什么让你觉得有价值?
这个观点,它是提供了一个新看法,还是提供了一个新世界。这个观点与人们有什么关系?进一步说,如果不知道这个观点对你会有什么坏处呢?拿学习这个事儿来说,如果没有搞明白学习的内容属于什么类别,就会误入错误的学习方法,结果学习的很多且记住的很少。也就是说,学习内容的不同,要采取不同的套路进行学习,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让学习本身才有价值。
3.有价值的观点,都会有具体的概念需要确认。
做好一件有价值的事,都会有具体的实据来支撑,要做好解释。用实据来证明这件事是一件有价值的事。有两个方式,举例子和做类比。列举生活中熟悉的实例,让这件事与历史记忆做链接,用一个熟悉的事去链接另一个事。这两种方法都是对这件事认知深度的理解。要知道和理解一件有价值事中的真实依据。通俗的说,就是学习新知识,要知道用已知来学习未知;学习新技能,要知道尽快的一边看书一边开始刻意练习;学习新思维,不能急于求成,要找到现象背后的本质。
4.接受这个有价值的观点后,应如何去做?
古典老师给了三个比较清晰的建议:
大量看模型;
尝试模仿复述;
假装写本书。
5.自己的观点是什么?
一个人写一篇文章,一定有内在的东西,有值得传递的信息,这是最重要的。最好是要清晰地讲出来、写出来,可以是一个建议,可以是一个请求或者可以是一个观点。
每个人回答了这五个问题,并且用一定数字口述回答出来,然后再把这些文字落实在纸上,稍加编辑,一篇文章的框架也就出来了。
—— 三改 ——
经过五个问题的思考,文章的框架出来了,接下来就是对文章进行修改。
一改“信”——准确表达你的意思,修改一些用词的错误,一些段落长短对结构的影响。
二改“达”——一些内容有没有能够传达,修改文气不通,表达难度的高低不一。
三改“雅”——有没有足够高级的表达,给文章排版加粗,给一些词作润色,放大、减少一些情绪点,配个图片等等。
经过“信雅达”三改,精修出一篇好的文章。
—— 三个写作困境的破解 ——
多数写作者都存在着三个方面的写作困境和障碍。
1.不知道写做什么,觉得没什么值得写;
2.写又写不下去;
3.好不容易写出来,觉得就是信息的堆砌,没有特色。
不知道写什么是找不到特别想表述的观点。刚开始写作,就想写有有什么惊世骇俗的观点很难。不妨找到想要表达的观点,结合自身的体验转述出去就0K了。切记!写你最有表达欲的观点。
写又写不下去,主要原因是对于写作想象的认知问题。不要想着稍加思考就想落笔一气呵成,类似于文学家式的写作方式。专业的写作者多是用编写的方式写作的。切记!不要希望一气呵成写文章,要从编写开始。
没有自己的观点,80%的人存在着写作时只有知识点,缺乏自己的观点。有时只是做了一名知识搬运工的工作。实际上,期待着文章中有清晰地属于自己的观点。切记!从写文章的角度,固执的偏见都比平庸的和稀泥要好。
古典老师这篇文章的内容,感觉非常亲切。从开始写作的痛苦经历到现在的写作在路上,今后,按照文章中提到的写作套路,多加练习,勤于践行,争取早日写出有质量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