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聊天中,经常听到或说出这样的话:这个我知道、这个我早就想到过、这个你才知道啊?
可是,当我们静下来想一想的时候,就会为这些话感到尴尬,甚至是细思极恐。为什么你知道这么多。甚至,你早就知道了,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呢?日子还是照旧呢?
于是,非常你愤怒且坚定的得出一个结论:知道没有用。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什么才是有用的呢?当然是“做到”后才有用,这个我想大家都没有任何异议。让很多人疑惑的是:我明明知道!为什么还做不到!(这也是我过去的困惑,我认为我知道了,就应该做到。做不到,就说这个知识没有用)
这里面存在一个“认知差异”。我们把“知道等”同于“做到”,这就是认知的差异。并在这个错误的认知里面,得出一个结论:知识没有用。
还是那句话,当我们脑子里没有一个概念的时候,我们就倾向于不去想它。像之前老师提到的关于创业:赚钱——成长——成长率。如果,我们不知道“成长率”,那么,我们的思考高度都局限在“成长”上。如果,我们不知道“成长”这个概念,那么我们的思考高度就局限在“赚钱”上。这就是认知上的差异。你的认知高度决定了你的思考高度和选择行动的方向。
如果一开始,你的认知就是错误的,那只能是: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同理,想要让“知识变现”,也需要下面这个过程:想到(知道)——学到——做到。
如果我们的认知高度只达到“想到(知道)”的高度,我们得出来的结论只能是“知识无用”。如果,我们的认知达到了“学到”高度,我们就会看见一个我们知道后还不会技能,我们就会去学它。比如,我们看到有人“双节棍”练的很好,“镜像神经元”得到了刺激,回去后,自己也买了一根双节棍开始练习。美其名曰:我会双节棍了。如果,我们的脑子里有“做到”这个概念,你就会发现,自己还处在学的阶段,离真正的“做到”还有很远很远的距离。
因为,这中间可能会出现意外,比如说,你不感兴趣了、你厌烦了、受伤了、受打击了、又有新的兴趣爱好了……都会打断,甚至终止你继续学下去!
但是,如果我们的脑子里有一个执念“做到”。我们就不会那么轻易的、随随便便的开始做,因为我们知道在做的过程中会出现意外,这些意外会阻碍我们最终的“做到”。当我们的认知定格在“做到”的高度时,我们在开始做这件事情之前就会思考,然后,赋予重大的意义,甚至是多种重大意义!为最终的“做到”赋能。
但是,我们人又不是完人,我们的认知总会存在一些偏差,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我们的认知现在还达不到这个高度,那我们的命运是不是就注定停留在“赚钱”或者是“知道”的阶段呢?如果认知是可以改变的,那么我们是不是要等到认知提高了,我们才能去追逐“成长率”和“做到”?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要等到何年何月呢?
其实,不用担心,老师给出了一个最好的策略:撸起袖子,先开始着手做。
不管三七二十一,你只管做就行了,做的不好怎么办?那也要做下去,并且还有持续的做下去。实在做不下去,那就“转换关注焦点”,然后再做下去,总之就是做下去。
就像练武术一样,我们要讲究日积月累,每天都要去练习,而不是说一日曝十寒。其实,做到的秘密无非就是日积月累,要有一个时间的延伸。
现在想来,很多事我们做着做着没有动力了、看不到希望了、不坚定了,不是因为我们做错了,而是因为我们重复的次数还不够、积累的还不够。根源就在于我们的“行为”高于“认知”,认知没有达到那个高度,我们对要做的事情就不会那么“笃信”。
关于这事,笑来老师也是想到了,他一直在强调我们一定要去“笃信”他说的话,要对自己的未来充满盲目的自信,实在不行,那就“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因为老师非常坚定,只要你持续的做下去,日积月累就一定会有一个好的结果出现。(这或许就是认知高度带来的坚定吧!)
升级认知最好的工具就是:行动中的思考。在我们“盲目”的行动中,我们的认知也在慢慢的提升。所以,撸起袖子,开始着手做,绝对是一箭双雕的好事!
最后,再读一遍老师的教诲:没有践行,就没有可变现的东西;没有行动中的思考,就没有真正有价值的认知升级。没有认知升级,就没有认知差异;没有足够的认知差异,就根本不可能白手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