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第一天,樊登读书会APP向我推送了一份2020年的学习报告,一年来我在线上学习了208个小时,听书籍解读143本。听书是我在上下班路途中的必修课,樊登也是我认为最好的一位讲书人。
喜欢他的理由主要有:一是声音不高不低,普通话不北不南,比较中性,比较平实,听书的过程中不会因为发音的问题走神;二是选择的书籍很有代表性,涵盖管理学、心理学、家庭、教育、创业等方面,为进一步研读提供非常好的参考;三是讲书能够抓住重点,开宗明义,脉络清晰,一下子吸引听众;四是很好地运用故事思维,既引用书籍中的原版故事,又结合身边的真实故事,跌宕起伏,寓意深刻。
很佩服樊登一周能详解一本书的能力,于是购买了他撰写的《读懂一本书》,向他学习。认真读完这本书之后,发现我在读书上存在的问题很多,一是喜欢划重点,划的都是名言警句,读完之后只记得只言片语和零星片段,对整本书缺乏整体的把握,没有搭建起一个框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个毛病也反映到其他方面的学习上,导致学习效率不高。二是从头到尾读一遍,只追求速度,一般都是走马观花,没有通过思考、消化、吸收、回顾,巩固阅读效果。三是对作者的创作背景、提出的问题、解决的方案、论证的方法,没有做过深究,没有引申到自己的实际生活、学习和工作中。
有了这个认识后,我从这本书开始学习拆解之术。因为还不具备将书完全放下的能力,所以不能完全按照樊登的方法,单凭记忆和理解绘制思维导图,只能一步步来,先养成这种思维方式。拆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书的内容,往后用到此书时,还能完整地回顾书的主要内容,作者的主要观点,提出的主要问题,论证的方法,佐证的材料等。并且通过内化,形成自己的知识架构,帮助提高认知水平,解决实际问题。
我学着书中介绍的方法,按照目录的顺序,从引言开始拆解。引言主要讲了三个观点:一是书是绝大部分问题的出口。作者引用了《论语》: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说明读书的重要性。二是讲书让人充满力量和使命感,为生活提供增量的勇气。用讲书人这样的身份传播知识,不失为一种最佳的传道受业解惑。三是坚持不舒服的读书原则。我们平时的读书方式过于舒服,仅仅是眼睛看,入脑入心不够,合上书便讲不出这本书的主旨要义。用讲书的方式有利于书本知识更好地内化。
虽然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介绍讲书的过程和方法,但我的主要收获是学到了准确地把握精华部分。作者对精华出现在书中的情况列为:当概念被清晰界定时,当问题很严重时,当解释令人很意外时,当出现递进关系时,出现转折时,通过不同的侧面讲述时,心灵受到冲击时,奇闻逸事发生时。对这些部分予以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后,也就把握了重点。
樊登在学生阶段就是一位学霸,尤其是勤奋刻苦的女同学们崇拜的偶像。他对待学业内课程的方法与阅读一本书时的方法一致。书本基本是崭新的,不会标记任何重点,不会摘抄任何名言警句。一个学期结束时,他会用一张白纸,将他学习的重点和精要部分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表达出来。与大多数人啃书、背笔记、做题却成绩不理想的做法大相径庭,迎来同学们的艳羡和不解。从樊登的略带嘲讽的描述中,我深刻体会到学习好不是靠天赋,而是有正确的方法。他的方法,在《认知天性》这本书中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了深入剖析,也为这种方法的正确有效性进行了理论背书。我回想起学唱歌的经历,天天学一首歌,收效不大,还是有些地方唱不准。但搁置几天后,在不知不觉中,已经烂熟于心。这就是心理学家经过很长时间的实验后总结的关于如何学习的套路:检索、间隔、巩固、细化、迁移。
学习是为了解决问题,我的问题是自己学习、掌握、熟练运用高效的学习方法后,传授给儿子,让他在学习上不走弯路,坚定地毫不迟疑地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寒假期间,和儿子一道解读一本书,让他深刻领会到这个方法的高效性,并学会如何使用,成为一个爱学习、会学习、乐学习的终身成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