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腐败是一种“贫穷的陷阱”
今天开始进入第十章《政策,政治》的阅读,书中说:“如果政策不能被正确地实施,计划得再周密完好的政策,也不能发挥作用;不幸的是,政策的意图和实施之间存在的差距越来越大”。
书中举例说明这一观点:在乌干达政府给学生提供的维修教室、购买课本等费用的调查中,调查者们竟然意外地发现,政府发放下去的补贴金额中,学校只拿到了实际援助资金的13%,有一多半的学校甚至没有拿到这笔资金;而大部分资金最终都到了政府官员的口袋里;
腐败是一种“贫穷的陷阱”并不奇怪,贫穷会引起腐败现象,而腐败现象的发生必然会促使贫穷的发生;
在乌干达政府的腐败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之前,对乌干达教育的援助政策不可能取得成效;
说到这里,我们就会明白这样一个道理,那就是——即使当初政府对学校的补贴政策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一旦在执行过程中变了形,比如钱并没有花在学生身上,而是到了某些人手中;那么再好的政策也是白搭,根本发挥不了作用;
2、如果践行不能被持续地做下去,那么再精密的计划,也没用!
通过上述例子,我们可以迁移到学习或做任何事情上,也就是说——如果践行不能被持续地做下去,那么再精密的计划,也没用!
为了做好一件事情,我们会在一开始充满激情,干劲儿满满,制定各种计划,列出各种清单,但是在做的过程中,就会发现存在很多卡点,有很多困难或挫折,于是会产生畏难情绪,或者会发现自己也做了,但是发现好像并没有改观,或者改观并不明显,在做的过程中就开始怀疑当初我们“做事”的意义了;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一直强调“践行”的重要性,知易行难,持续地去做真得很难,并且持续地按照当初的计划,或者叫自己的初心来做,更是难上加难;
就像书中的例子那样,政府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在做的过程中就会发生变形或偏离轨道,导致的结果自然就是离目标越来越远了;
那么如何持续地践行呢?一个最好的方法就是——围绕目标,做好自己手头上的每一件小事,比如每天的读书精进就是这样的;
只为做到找方法,不为做不到找理由!
还是那句话——想是问题,做是答案,行动才会有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