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星”宰相,柳兄沾光

中国是古代足球的起源地,这项运动在北宋时期风靡一时,这就是蹴鞠,最著名的“球星”当属《水浒传》中的人物高俅,他凭借精湛的球技得到了宋徽宗的青睐,由苏轼的小书童而发迹,成为统领全国兵马的太尉。

不过,在真实的历史中,高俅的官职并不算太高,球技也籍籍无名,仅限于文人的笔记之中。在他之前,有一位宰相的球技更好,虽然他并非以此道而晋升,但技术水平却赢得了大文学家司马光的称颂。

这个人就是丁谓

历史上的丁谓才华横溢,也做了不少好事,还捍卫了北宋的国家主权,但因为丁谓是另一个著名宰相寇准的死敌,被称为大奸大恶之人。

丁谓不仅文能治国,武能安邦,蹴鞠的水平也是相当高,连司马光都曾经写诗夸赞,并收入了《司马温公诗话》之中,说丁谓踢球是眼光犀利,身体柔软,可以蹑着球前行,也可以将球跷在身后很长的时间。

《梨》

宋·丁谓

真定如拳大,灵关爽口清。

甘香朱密冷,脆破玉霜鸣。

工苑司官属,交枝播颂声。

谁知洛阳树,海内佔先名。

丁谓当王宰相之后,对于民间的蹴鞠氛围是一个极大的鼓励,他也特别欣赏球技好的官员,甚至愿意提携他们。

词人柳永的大哥就是其中的受益者。

柳永的名气很大,所做之词也是传唱千古,号称“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其实,柳永一家三兄弟的文采都非常好。

柳永原名三变,他的两个哥哥分别叫做三复、三接,看起来很不起眼的名字,其实是他们的父母精心取的,这都是来自《论语》《易经》的典故。其中,柳三复这个名字就是来自《论语先进》《诗经大雅》中“三复白主”,取谨言慎行的意思。

《蝶恋花》

宋·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路蹄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家三兄弟的文学造诣都不低,在当时的名气就很响,号称“柳氏三绝”。但他们的仕途却都很不如意,柳永自不待说,被宋仁宗一句“且去填词”,从而与官场无缘,柳三复、柳三接的考场之路也都不顺利。

柳三复作为长兄,显然比两位弟弟少了三些清高,多了二些务实。他多次科举失败后,留了一个心眼,经常躲在宰相丁谓的院子外面。

一天,丁谓一时技痒,与家中的仆从一起玩蹴鞠,突然,蹴鞠飞过高墙,落到了门外,被久久守候的柳三复捡到。

他欢天喜地地抱着球敲响了丁府的大门。原本门人不想让柳三复进去,只想拿回蹴鞠。不过柳三复执意不肯,就在僵持的阶段,门人听说里面催得要紧,只能无奈放柳三复进去了。

柳三复虽然是第一次见到习谓,但并不紧张,不仅归还了蹴鞠,还当场表演了用肩、背、头颠球的技术,球,直未坠落在地。

丁谓一看此人的技术,心下大喜,当场允诺推荐他当官。因为柳三复本来就是读书人,在丁大人的提携下考中了进士,并且谋得了一个不错的差事。

尽管柳永的天资比他哥哥要高得多,但因为没有变通,没有展现才华,还得罪了皇帝,终其一生没有能谋取一官半职。

《雨霖铃》

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喳。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夫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END-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