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给心宁和
心理学上有一个【麦拉宾法则】:
55%是通过看,比如表情、态度、肢体语言等;
38%是通过听,比如语调、语气、语速等;
只有7%的信息,才是纯粹从说的具体内容中获取。
我们常常认为孩子“屡教不改”、“左耳进,右耳出”,但其实是我们没有这样做:
1.保持微笑,并尊重孩子的感受。
根据法则,表情的信息传递量较强,到达55%,所以,保持微笑,能让孩子感受到安全感,感受到虽然自己的行为被拒绝,但是大人是接纳他这个人的,从而使ta更能从行为上配合和理解父母。
2.语气柔和,倾听孩子的声音
再小的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和道理,如果父母不懂得止语,那么一切说教和唠叨,都会成为亲子沟通的障碍。
比如孩子说“我不要吃饭”,保持微笑,我们只需要有几个语气词“啊,是吗,然后呢,为什么呀”,给孩子表达的机会,这不是纵容,而是为了有教育的机会。
3.可以讲道理,但要善用方法。
高情商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能让孩子感受到爱,而不是“我错了”。
比如孩子吃饭时把菜掉了一地,不管你用什么道理来进行教育,其实都会变成一种指责:你做错了。
但,如果你可以换一个角度,婉转地提醒:“满地都是菜,妈妈会不小心摔倒喽?”,这时,孩子能够学会因为“爱”而去改变。
4.多一些关注,及时夸奖。
《正面管教》中说:
“只有当孩子感觉更好的时候,他才能做得更好。"
多关注孩子做得好的方面,放大他们的小进步并及时表扬和称赞,好的感受,会促使TA自己进步。
当然,表扬孩子也需要注意方法,心理学上有个【FFC模型】:
feeling感觉+fact事实+compare比较。
比如,孩子主动把垃圾放进垃圾桶里。
我们可以说:
❤️看到家里这么干净,我真开心。
[表感受]
❤️我都没提醒,你就知道要丢进垃圾桶了。
[说事实]
❤️懂得帮妈妈分担家务,又长大了。
[作比较]
以上,与朋友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