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好,距离公众号上篇文章已然接近半年,最近半年发生了不少关于自己的变化,转型全栈开发、升级技术主管、父亲生病住院。希望我对成长重要事件的反思对你有些帮助。
一、转型全栈开发工程师
【背景】在此之前的三年半互联网生涯,是产品工作为主,开发为辅的状态。
【感受】转型半年以来,感触最深的就是“功不唐捐”,只要是每份工作都尽心尽力去做,路也许会弯曲但不会白费。
【差异】开发思维和产品思维都很强调抽象能力,这种思维对技术的帮助不仅在于在需求评估阶段会合理地质疑需求提高功能形态合理性和价值型,还在于程序员也有义务进行合理的需求预判做好开发预留。如果没有这样的抽象能力和架构思维,自己很早就会陷入了开发能力瓶颈,也不会这么快能胜任技术主管的职责。
【途径】转型除了靠“努力自学”、“机遇”,最重要的还是自己不断折腾自己的成长理念。相信不断折腾,每一步有成长,总归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机会。人人都想做好属于自己的产品,产品岗位最缺的是成长锻炼机会,通过用技术的方式来给自己更多的可能性和核心能力,对草根互联网人是不错的选择。
二、升级技术主管
【本质】带人是逼迫自己提升的最快方式,除了“成就别人也是在成就自己”的互相提高,团队给你配置资源相应地也需要承担更大的责任。
【领导力】与其“和颜悦色”,在创业公司里我更希望自己是“现实地苛责”加“适时地关切”,把人丢到项目最繁重的核心任务中,就能快速成长,说白了,“干”就对了。
【难点】创业公司里的技术主管,难的不是“开发支持”,而是需求前瞻思考、定架构、串联所有人的产出,让大部分人都有好的收益。
【更难点】除技术之外多方的沟通,特别是资源很少的科技创业公司,沟通去争取合适的资源,照顾多方感受比起开发实现真得要难很多。
【途径】去一个以你的业务为核心的团队,就越有可能产生收益。
三、父亲生病住院
【忧】尽管以前也想过有一天会因为家人而产生成长转折,但这次父亲的生病还是来得有点太突然。几个月之前我还一直吐槽父亲有点生活无序,现如今要做好父亲长期住院的最坏打算。
【喜】一家人因为父亲住院,又无比团结在一起。外漂这八年,跟家人联络的时长越来越短,再加上自己倔脾气,经常每周联系不超过5分钟,互相体察不到对方的具体生活。一家人一起克服困难的感觉真好。
写在最后:
忽然间,迈入自己的而立之年,一点满志、一点彷徨。习惯了外漂的踽踽独行,用繁忙淹没孤独;也见惯了各种团体的分崩离析,试图用洒脱来释怀付出。变的是纷繁世界,不变的是生活向好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