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学习《正面管教》中阿德勒的一些基本概念,有助于增进对我们自己和孩子的了解。
1、孩子是社会人。
人的行为取决于所处的社会环境,孩子们也是在社会中生存的,他们对自己的看法以及如何行事,是他们怎样看待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及他们认为别人怎样看待他们为基础的。所以孩子随时随地都在做着决定,并形成着对自己、对世界以及对应该做什么才能求存或成长的信念,当他们努力地想如何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会有一些在大人看来是不懂事的不当行为,但这其实是孩子们的求存模式。
2、行为以目的为导向。
行为是以在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想要达到的目的为基础的,孩子首要的目的就是归属。德雷克斯解释说,“孩子们的觉察能力很强,但解释能力却很差。”比如,他们想要得到归属感,但孩子们为达到这一目的行为就很笨拙,通常会通过大喊大叫、爱哭、摔东西、把臭臭拉到裤子里等行为来表现,会惹人讨厌,但越是惹人讨厌,他们就会越急迫的追求归属感,因此就越发令人讨厌。如果大人不了解孩子这些行为背后的真实含义,就会造成恶性循环。
还有家里有二胎的孩子,当大宝看到妈妈对小宝的关注比较多的时候,大宝就会认为妈妈爱小宝胜过爱他,这不是事实,但是大宝的认知比事实更重要。他的行为是基于他的认知的,想要重新获得妈妈的爱,他觉得自己表现的像个小宝宝就能达到目的,于是变得爱哭、粘人,让大人觉得不懂事,其实大宝只是想要有归属。
3、孩子的首要目的是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
我们所有人的行为的目的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追求归属感和价值,同样的,孩子的目的也是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孩子无理取闹的种种不当行为就是建立在对怎样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的错误想法之上。
4、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
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在试图告诉我们:“我感受不到归属或和自我价值,而且我对如何得到他们抱有错误的想法。”等一个孩子的行为令人讨厌时,请你把这一个错误的行为看成是一个密码,并且问你自己:“他真正想要告诉我的是什么呢?”我们需要了解孩子,不当行为背后的真实含义和信息,其实他们只是想有所归属。
5、社会责任感或集体感
是指一个人真心关心同伴,并且真诚地想为社会做出贡献。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是极其重要的,德雷克斯常常说:“不要替孩子做任何他自己能做的事情。”如果我们替孩子做的太多,就剥夺了他们通过自己的体验来发展出对自己能力的信念的机会。
有次周末烧烤的时候,轩宝儿特别想自己烤鸡翅给大家吃,一遍遍地请求爸爸,但是爸爸怕炉子烫着他,又怕他烤不熟,就没有同意,把轩宝儿气得跑到床上捂着被子生闷气。我觉得轩宝儿能烤好鸡翅,在与爸爸沟通后,我用“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说服了轩宝儿自己来烤,爸爸在旁边指导。事实证明,在爸爸的帮助下,轩宝儿能把鸡翅烤好,看着大家吃自己烤的鸡翅,轩宝儿特别开心,觉得自己很能干。适当分给孩子一些任务会增强孩子们的归属感和社会责任感。
6、平等
这里所说的平等并不意味着是完全相同,阿德勒所说的平等是指所有人对“尊严”和“尊重”有同等要求,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虽然孩子没有与我们同样的经验、知识或责任感,但是一样也是平等的。
7、犯错误是学习的好时机。
我们从小得到的教育就是要为犯错误而羞愧,但是在阿德勒看来,我们都是不完美的,要有勇气改变对“不完美”的信念,我们可以从所犯错误中学习到什么。
矫正错误的三个“R”:
1、承认(看Recognize)—“啊哈,我犯了一个错误!”
2、和好(Reconcile)—“我向你道歉”
3、解决(Resolve)—“让我们一起来解决问题”
大家有没有一种感觉,就是把犯错误看成一件坏事的时候我们就会觉得自己无能,会觉得很沮丧,可能会为自己辩解、推脱。而当我们把犯错误看作一个学习机会而不是什么坏事时,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就变得容易多了。大人首先要改变自己对犯错误的任何负面观念,才能用三个“R”来引导孩子。
8、要确保把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
在遇到问题时,我们通常会把这种紧张、焦虑用愤怒指责的情绪表达出来,比如孩子外出晚归、写作业磨蹭、学习成绩下滑时,家长怒火攻心下对孩子责骂甚动武,搞得家里鸡飞狗跳。其实我们认真回想,问题解决了吗?并没有,那我们为啥要打骂孩子呢?是担心,担心孩子安危,焦虑孩子学习不好找不到好工作,都是源于对孩子的爱,可是孩子在打骂中感受到爱了吗?并没有。前面也说过,打骂虽然短期有效果,但从长期来看是有负面效果的,所以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在和善而坚定的氛围中把爱传递给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爱,才有助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
阿德勒的上述八个基本概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基础,有助于我们理解人类的行为,并形成实行正面管教所必需的态度和方法。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啦,明天我们学习孩子出生顺序的重要性。